春末夏初,喻寺镇谭坝村凤井沟家庭农场的30亩桑葚园迎来丰收。紫红饱满的果实挂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果香,吸引着周边游客前来体验采摘乐趣。作为当地乡村振兴的示范项目,这家农场以桑葚、沃柑、中药材、鱼塘养殖等多元化种养为核心,全年总产值突破100万元,带动10余户农户增收致富,成为激活乡村经济活力的“绿色引擎”。
产业融合:打造立体化农业生态
凤井沟家庭农场突破传统种植模式,构建“四季有产、三产联动”的立体经营格局,形成“种养+文旅”的闭环产业链。农场负责人尤明富介绍:“谭坝村凤井沟家庭农场占地面积320亩,种植有桑葚、沃柑、中药材、黄花风铃木等经济作物,吸引周边游客打卡采摘。”这种“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模式,使农场年接待游客超5000人次。
科技赋能:智慧农业助力提质增效
农场与农业科研机构合作,引入抗病性强、果期长的优质桑树品种,使亩产量提升30%。此外,通过电商直播、社区团购等渠道,桑葚鲜果及深加工产品销往全国,线上销售额占比达40%,破解了农产品“出村难”的困局。
联农带农:共享发展成果惠及乡邻
农场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分红”机制,让村民实现多重收益。62岁的村民王大姐将3亩土地流转给农场,每月务工收入超2000元,年底还能获得经营分红。“以前种地靠天吃饭,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挣钱!”像她这样的受益农户已有10余户,年均增收1万元以上。
生态振兴:绿水青山释放经济价值
除了经济效益,农场注重生态保护与景观营造。黄花风铃木观赏区与桑葚采摘园交错分布,春季金黄灿烂,夏季绿荫如盖,成为网红打卡地。农场推行“以虫治虫”生物防治技术,田间太阳能杀虫灯与瓢虫、赤眼蜂组成立体防控网,有效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探索出一条“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发展模式。
暮春的凤井沟,桑葚的甜蜜与乡村振兴的脉动交织。这片土地正以创新为笔、生态为墨,书写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时代答卷。(供图/供稿:泸县喻寺镇 吴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