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崇州怀远镇:点燃“舌尖+”消费热潮 这个川西古镇好吃又好逛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5-04-29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洁 文/图
  当美食与文化相遇,一座小镇的灵魂便有了温度。4月27日清晨,漫步于崇州市怀远镇的街巷间,冻糕的米香与叶儿粑的艾草清香在繁忙的早餐店上空交织升腾。
  怀远,这座拥有1700余年历史的川西古镇,正以美食为纽带,串联起文化传承、农旅体验与产业融合,将“舌尖滋味”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动能,以食为媒在特色场景与多元运营中出圈。

未命名-1.jpg

“唐叶儿粑”店内刚出炉的冻糕

非 遗 焕 新 彩

百余家餐饮主体增香怀远
  一块牌匾,承载一城烟火。在四川省老字号“怀远三绝”——“唐叶儿粑”的操作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程济珂正忙着为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备货。“这边是我们用传统艾草叶包裹的芽菜肉馅叶儿粑,这边是熊猫造型的叶儿粑新派产品。”程济珂边展示边说,“我们既在馅料上下功夫,又探索食材的时尚表达。”
  叶儿粑、冻糕、豆腐帘子并称“怀远三绝”,其制作技艺于2009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统美食要‘活’下去,必须让消费者愿意尝,愿意晒。”程济珂介绍,“唐叶儿粑”联合本地高山生态养殖场,研发出“跑山黑猪肉馅”“麻辣牛肉鲜笋馅”等口味,市场反馈非常好。
  破圈不止于味觉创新。在怀远古镇,怀远藤编找到了最佳搭档——藤制灯罩为美食场景增添诗意,定制化藤编餐具成为社交平台热门打卡元素。
  “60%的营收来自餐饮场景设计,其中藤编屏风分隔出的私密餐位与特制藤艺吊灯,已成为网红餐厅的打卡标配。”志辉藤器负责人李志辉自豪地说,“2024年,怀远藤编产业年产值突破千万元,定制订单已占业务量的35%。”
  怀远镇镇长黄泽峰介绍,目前全镇已有100余家餐饮主体,形成了覆盖早、中、晚、下午茶到夜宵的“一天五市”餐饮矩阵。

未命名-1.jpg

游客在悦见小院休息

推 广 新 业 态

丰富场景改善消费体验
  三官村的悦见小院正讲述着另一则乡村振兴的故事。谁曾想到,这座鲜花、绿植环绕的艺术空间,曾是闲置的村委会办公场所。
  “我们采用‘党建+公司+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公开挂牌征集承租方,让闲置资源焕发新生。”三官村第一书记郭举树介绍,现在的悦见小院主营业务为餐饮和住宿,“这里既是美食体验地,也是农耕文化展示窗口,带动周边农产品销售。”
  距离三官村不远的富强村,则以“怀远年猪文化节”闻名。每年农历二月十五,这里就会通过“认养一头猪”的模式进行订单式养殖。“每斤猪肉价格在30元,一头猪的纯利润能比普通猪高两至三倍。”富强村党支部书记付小兵说。
  “餐饮+文旅”模式正成为激活田园经济的新密码。今年初春,富强村凭借上千亩梅花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累计接待游客10万人次。“在2月到3月,村民的土鸡蛋、蔬菜等农特产品被游客一抢而空。”付小兵介绍,由于富强村赏梅区域的商业化程度不高,村上还鼓励两家人开起了临时的“家庭食堂”,每家人一个月纯利润能上万元。
  香气聚拢人气。“美食能带动众多产业协同发展。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种植、养殖、加工、物流……每个环节都受益于餐饮业的发展。”黄泽峰介绍,怀远镇沿川西旅游环线、怀远古镇、重庆路沿线收集整理了一批特色美食,串联起林氏宗祠、非遗陈列馆、慕藤月鲜花农场等特色旅游点位,通过美食打卡的方式,制作美食地图,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提升怀远全域旅游的品质和消费潜力。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