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叶昌荣)农时不等人,春耕正当时。连日来,宜宾市翠屏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春耕景象。但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春耕现场少了些弯腰劳作的身影,多了科技赋能的“聪明”农机。
一大早,翠屏区李庄镇安石村的高标准农田里就热闹了起来,一台无人驾驶的六行插秧机正在水田间稳步前进,快速栽插下一行行整齐的秧苗。据了解,这台智能化六行插秧机通过智能化规划路径,只需要一名工作人员摆弄秧盘,便能实现田间自动插秧、智能避障、掉头转弯等全套无人作业。
无人驾驶插秧机正在插秧
“过去,移栽一亩地的水稻需要6到8个人,现在我们使用这个六行插秧机只需要一个人,它一天的工作效率在50亩左右。”翠屏区玺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农业专员罗建华说。
与传统插秧机不同,无人驾驶插秧机搭载北斗导航驾驶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对传统插秧机进行智能升级改造,如今,单人单机操作便能轻松完成插秧。使用无人驾驶插秧机,在节省人工的同时,也让水稻栽种株距、深度都更均匀,有效降低了田间漏插、漂秧和伤秧风险。
无人驾驶的六行插秧机在大田里“大显身手”,小块田也请来新“帮手”,升级改造后的四行插秧机从手扶变乘坐,开启了“加速跑”模式。
翠屏区农业农村局农机推广站工作人员凌茂翔介绍,翠屏区地形属于丘陵地带,土地比较零散,小田居多,相比较于传统手扶式四行插秧机,乘坐式四行插秧机地形适应力更强,作业效率提高了3倍以上,日均插秧面积能达到20到30亩。
随着越来越多的“聪明”农机投身春耕一线,如今“人不下田,坐享丰收”已经变成现实。据了解,截至目前,翠屏区约有3.25万台(套)农机投入春耕生产。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区农机总动力达到 33.82 万千瓦,新增各类农业机械5000台(套)以上,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增加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