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端牢“中国饭碗”与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使命下,如何让土地实现经济效益与粮食安全的“双丰收”?
雅安市汉源县荣欣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以“椒+豆”立体套种模式破题,将经济作物花椒的长效收益与粮油作物大豆的短期产能有机融合,构建起“上产红椒、下结金豆”的复合生产体系,为现代农业发展探索出一条资源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农民持续增收的创新路径。
在荣欣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花椒种植基地内,花椒树舒展新枝,嫩绿的新芽在阳光下焕发勃勃生机。椒农们正抢抓农时,开展春季除草作业,为花椒树茁壮成长奠定基础。
随着除草工作接近尾声,椒农们迅速转换“赛道”,翻土、播种、覆土,投入到大豆种植工作中。荣欣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赵文东说,今年基地估计将种植大豆480亩,从今天开始要持续20天时间。
为何选择"椒+豆"套种模式?合作社管理人员赵文东道出其中奥秘:花椒树生长周期长,前期收益有限,且行距较大,树下土地长期闲置。而大豆生长周期短、植株矮,与花椒树在光照、养分等方面竞争小。更重要的是,大豆根瘤菌具有固氮作用,能为花椒树提供天然氮肥,减少化肥使用,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土壤结构,形成良性生态循环。
套种模式的推广,不仅带来经济效益,更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当地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收,还能学到实用的农业技术。清溪镇富民村的李祥宗笑着说:“以前外出打工顾不上家,现在在椒园干活,一个月能挣上千元,还能照顾家里。”
今年是合作社实施"椒+豆"套种模式的第四个年头。四年来,农业部门邀请专家教授全程提供技术指导,从品种选择、播种时间到田间管理,为农户保驾护航。同时,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通过资金补贴、项目支持等方式,鼓励农户积极参与,降低生产风险。
从传统单一作物种植迈向“椒+豆”立体套种,荣欣合作社的实践,不仅展现出现代农业的无限活力,更体现了中国农业在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推动生态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的创新探索。这种扎根乡土的智慧,正汇聚成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磅礴力量,为端牢“中国饭碗”、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供稿/图:汉源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