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乐至:高科技下田 打造“厘米级农业”新样本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5-04-24

四川农村日报讯 唐文瑞当北斗导航的精量播种机在田间划出笔直线条,当植保无人机在麦浪上方编织数字网格,资阳市乐至县土地上,传统农业的生产要素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重构。
  近日,在乐至县天池街道团店村的富硒小麦试验基地里,农技人员手持电动喷雾器,为麦苗喷洒富含硒元素的叶面肥。“这些麦苗吃的是定制的‘营养餐’。”乐至县浸水湾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吴洪兵介绍,与传统种植方式不同,通过对叶面进行补硒,有效提高了硒元素的吸收率,可以进一步提升小麦的品质。

未命名-1.jpg

农户们正在用电动喷雾器喷洒富硒叶面肥

  富硒小麦试验基地是乐至县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特色农业的重要举措。“今年,基地试种了230亩富硒小麦,预计亩产将达到800斤左右,总产量将超过20万斤。”中科延智富硒课题组组长陈瑕介绍,富硒作物的核心在于通过科学补硒提升作物的营养价值,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目前,课题组已在乐至县成功培育了富硒玉米、大豆、五月脆李子和肉兔等特色农产品,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矩阵。
  正在麦田里劳作的村民杨大姐说:“以前种粮看天,现在种粮看技术。有了科技的支持,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过了。”
  来到劳动镇七门村的玉米种植基地,只见两台搭载北斗导航的播种机正在演绎“厘米级农业”的精准。
  玉米精量播种机正沿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划出的笔直轨迹缓缓前行。随着机械臂有节奏地上下摆动,一粒粒玉米种子被精准嵌入湿润的土壤里。
  笔者看到,在精量播种机驾驶室里,电子屏实时跳动着播种数据,农机操作手郭忠勇轻拨方向盘,这台重1.5吨的“铁牛”就自动保持直线行驶,误差不超过2厘米。
  “相比传统的人工种植方式,效率提高了 15-20倍。”郭忠勇说,播种机能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等工序,每天能完成30亩左右。
  “我们村种植地平均坡度有15度。现在有了这些高科技,干活轻松多了。”七门村村民表示。
  当天,在大佛镇骑龙店村的无人机“飞防”作业现场,技术人员正操控着无人机在麦田上低空飞行,将防治药液均匀喷洒在小麦上,仅需十几分钟,就完成数亩麦田施药。
  “无人机‘飞防’喷洒均匀,效果好且效率高,1100亩麦田最多两天就可以完成一次植保。”大佛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全镇小麦种植面积一共2704亩,无人机‘飞防’作业正有序进行。”
  近年来,乐至在“精细耕种”模式上下功夫,大力推广普及现代化科技种植管理技术,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机械化、智能化水平,不仅改变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产方式,更让种粮人尝到“智慧种地”的甜头,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下一步,将继续加大科技兴农的力度,进一步引导农户利用无人机进行‘飞防’作业,加快农业新机械新技术的推广普及,助力农业增产增收。”该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