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灿红)在筠连县联络镇的优质牧草种植示范基地,我省自主选育的新品种“农草3号”多花黑麦草生长旺盛。4月10日至11日,“川南山地牛饲粮综合开发利用研究与应用”现场观摩会及培训会在此召开。省市草牧业相关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和相关专家共计90余人参加会议。
培训会上,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畜牧兽医草牧业处处长付建勇,以“四川农区草牧业转型升级”为题,就农区草牧业转型升级在形势、重点与政策方面进行分享。他指出,农区草牧业发展难点在于实现优质牧草自主供给,转型刻不容缓。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朱永群以“优质草品种选育及开发利用”为题,对该院草业科技协同创新中心的科技成果进行了介绍,并就助力川南草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建议。她建议,应加快饲草产品的研发,以草带粮,以缓解粮食安全压力。
验收专家组现场对新品种“农草3号”多花黑麦草进行了测产。经测定,“农草3号”第二茬亩产 4491.13 公斤,较两个对照组提高7.7%、19.3%。验收专家组结合实地考察后高度评价:“‘农草3号’多花黑麦草具有高产特性,配合饲草高产栽培技术可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农草3号’多花黑麦草和‘牧箭2号’箭筈豌豆混播,能够使作物在相同的土地面积上收获到较高的经济产量,使其充分利用水、肥、气、热等自然资源,增加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朱永群介绍。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张雄表示:川南草牧业和川南山地牛两大产业通过“种-养-加”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创新路径,为产业提质增效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建议进一步整合两大产业科技创新资源,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凝练具有本地特色的筠连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