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肖智方
近日,在邻水县王家镇双龙村的邻水县园野兔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肉兔养殖基地,一个个宽敞明亮的养殖大棚里,一只只肉兔毛色鲜亮、活蹦乱跳。而在一旁,公司负责人王也正组织员工清理兔子的粪便。
“兔场主要养的是法国‘伊普吕’肉兔。”王也介绍,“ 目前每年能产出大约3-4万只肉兔,主要销往川渝两地,年产值200万元左右。”
王家镇双龙村的邻水县园野兔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的肉兔养殖基地 (肖智方 摄)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兔场还发展起了绿色种养循环模式。“兔子的粪便可都是宝贝,我们用它来种柑橘树、牧草,不仅能节省肥料成本,还能改善周边的生态环境。”王也说。
乡村要振兴,产业发展是基础。在王家镇寒安村,大片油菜田绿意盎然。利用油菜制种产业,推动“旅游+产业”同步发展,是王家镇围绕自身定位开展的务实举措之一。
近年来,王家镇大力发展油菜制种产业,助推种业振兴,以订单农业的方式同种子公司签订收购合同,实现了制种油菜产值翻倍,助农增收。同时,该镇依托广袤油菜花海,精心打造了西山坡观景平台,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俯瞰整个花海的绝佳视角,探索出一条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农旅融合发展道路。
春有花,夏有绿,秋有收,冬有景。作为“邻东北农旅文融合发展区”的重点发展区域,王家镇通过“农业+文化+旅游”的高质量融合发展,深入挖掘传统村落与农耕文化,扶持农家小院经济,精心规划寒坡岭至洪家岩、龚家坝至川心村的休闲观光与乡村体验生态油菜种植环线,逐步打造起一个集观光、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让乡村不仅成为农民的幸福家园,也成为了城市居民向往的诗意栖居地。
王家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该镇将围绕“邻东北农旅文融合发展区”“邻东北优质粮油产业环线”的发展定位,聚焦“三路、五区、一中心”,突出“富民、强镇”两大目标,持续兴产业、聚人才、塑文化、优生态、强组织,全方位推动全镇农业提质增效、农村文明增色、农民致富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