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组工 冉鹏)去年以来,广安市武胜县积极探索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以抓组织强基础、抓人才强队伍、抓产业强品牌为抓手,全力谱写组织强、人才聚、产业兴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抓组织强基础,筑牢乡村振兴“桥头堡”。构建“四级联动”体系。编制《武胜县抓党建促乡村振兴4类36项重点任务清单》,构建“县委书记统筹、部门党组织书记指导、乡镇党委书记主抓、村党组织书记落实”的“四级联动”乡村振兴责任链条。开展“强基固本”行动。出台《武胜县村级组织运行清单》,建立村级依法自治事项71项、协助行政事项46项、不应出具证明事项24项,推动村级组织轻车减负。评选“星级”村级党组织21个,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8个,形成示范引领效应。创新“党群共治”模式。深化“党员联户”机制,建立“群众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服务机制,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5600件。打造“红色议事”平台,召开“院坝会”“田间恳谈”等形式引导1.5万名群众参与村级事务,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抓人才强队伍,锻造乡村振兴“生力军”。实施“归雁兴武”工程。柔性引进省农科院、西南大学等专家教授110人,回引村级后备力量、致富带头人等优秀人才1368人,建立“全国科技小院+省级专家工作站”蚕桑专家大院等省级、市级专家工作站3个。开展“先锋培优”行动。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双学双培双提升”行动,选送88名村级后备力量参加大专、本科学历提升。举办理论研讨学、一线实践学等培训班,全覆盖提升276名村党组织书记和398名村级后备力量履职能力。深化“校地合作”育才。依托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基地,开设“乡村振兴大讲堂”,邀请四川农业大学、西南大学等专家讲授“电商运营”“现代农业技术”等课程,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1万人次,培育“土专家”“田秀才”、农村电商人才510人。
抓产业强品牌,铺实乡村振兴“致富路”。做强“柑橘产业”品牌。发挥产业片区党委引领作用,实施武胜大雅柑大棚示范园建设项目,建立晚熟柑橘20万亩,年产销武胜大雅柑 6 万吨,产值 4.8 亿元,培育“武胜大雅柑”品牌,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拓展“蚕桑产业”链条。通过产业帮扶、四川安泰茧丝绸党总支龙头带动等方式,创建“四川省五星级蚕桑现代农业园区”,2024年全县产茧1700吨,茧款收入超亿元,带动群众致富增收。推动“文旅产业”融合。依托武胜红色文化、嘉陵江生态资源,打造“一圈两带五区”党建示范带,开拓武胜·红色文化园、石盘起义纪念馆、王璞烈士纪念广场等红色研学线路6条,挖掘红色故事12个,开展沉浸式情景党课7场,吸引1万名党员群众现场参与,线上直播点击量突破5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