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这场“及时雨” 治住甘洛果桑的菌核病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5-04-08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金泉
  近段时间,凉山州甘洛县的一个个桑园,青青的桑椹“坐”上了枝头,嫩绿的桑叶披满了树梢。恰逢果桑、蚕桑生产季节,4月2日,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县科技特派团甘洛团蚕桑产业组(简称“甘洛蚕桑产业组”)专家一行深入甘洛县田坝镇罗群村、勒基村,为近500名农户开展了一场干货满满的蚕桑科技培训。据了解,近3年来,专家们累计已在甘洛开展10余场培训,最大的成效就是防治住了果桑的菌核病,减少了果桑的损失。

果桑没有“白果”了
  在当天的培训中,专家们重点围绕蚕桑生产经营、果桑菌核病防控、养蚕消毒、小蚕共育和省力化养蚕装备使用等,向农户们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同时发放各类宣传资料近500份。
  “专家们的培训非常实用,对我们帮助很大!”有近300亩桑园的业主黄正东感慨地说,“2021年和2022年,我的桑园遭了菌核病,还有近20天就要成熟的桑椹变成了‘白果’,果子也变得很硬,总共损失近120万元。2023年春季,专家们就到我的桑园实地查看并为我讲解了菌核病的防治要点。我按他们的方法,用甲基硫菌灵、多菌灵等药物兑水喷施到桑叶上,效果好得很,此后我的桑园就一点儿菌核病都没有了!”
  甘洛县蚕业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李岩介绍,该县有果桑8000亩,在2023年春季,县蚕桑现代农业园区就有700-800亩桑园爆发了菌核病,涉及田坝镇罗群村、尔姑村、勒基村、兰池村,桑果变成了“白果”,果桑减产了40%多。
  “2024年3月底,我们就请甘洛团蚕桑产业组专家实地观察并为4个村的100多户农户进行了培训。”李岩介绍,“专家为农户推荐了药物,指导农户进行喷雾防治。结果,从去年至今,我们的果桑都没有发生菌核病了,果桑的产量都恢复到正常了。”
  甘洛团蚕桑产业组成员、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所副研究员邹邦兴说:“我们通过现场培训,指导农户在花期、果期防治菌核病,告诉他们用何种药物,用量具体是多少。而且,我们还在去年为部分农户发放了大功率的喷雾器,指导他们在叶面和背面同时喷施药剂防治菌核病,效果就更好了。”

解决发展“难点”和“堵点”
  甘洛团蚕桑产业组组长、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所张剑飞研究员介绍,2022年以来,甘洛团蚕桑产业组组建以来,产业组专家团队通过实地走访调研,了解了甘洛蚕桑发展的“难点”“堵点”,配合县蚕业产业发展中心制定了《甘洛县蚕果桑产业“135”发展总体规划(2022-2026 年)》。与此同时,甘洛团蚕桑产业组团队组织来自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西南大学和江苏科技大学的7名专家,每年在蚕桑产业生产关键节点奔赴甘洛县,通过“现场+室内”方式开展蚕桑“四新五良”成果培训,有效解决了果桑菌核病频繁爆发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2024年专家团队又积极争取了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中试熟化项目“科技助力甘洛县蚕桑产业提质增效”和四川省科学技术厅科技培训项目“甘洛县特色产业蚕桑生产技术培训”,并最终都获批立项。
  甘洛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科技股股长阿木布哈说:“专家团队近3年来已在我县开展蚕桑科技培训10次以上,为农户们解决了大问题。”
  “通过科技助力,实现蚕桑提质增效,真正把每一棵桑树,每片桑叶都充分利用起来,最终目标就是让当地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邹邦兴说。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