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遂宁市安居区紧紧围绕“解决好今后‘谁来种地’问题”,持续加大“新农人”引育力度,通过全方面引育人才、激发活力、保障发展等举措,不断让更多“新农人”在乡村书写“振兴梦”。
“线上+线下”联动,全方面引育人才
以全省首批人才入乡“新农人”试点县为契机,建立“新农人”项目库,发布总投资12亿元、涵盖15个项目的“新农人产业项目机会清单”,吸引320名在外人才返乡创新创业,“新农人”总量达3512人。创新“以岗定培”“以赛代训”等培训机制,打响“耕耘安居”新农人培育品牌,开展“阳光薯农班”“电商训练营”“田间学校”等特色培育活动20期,培育“新农人”800余人(次)。深入挖掘“最美新农人”“遂农英才”等典型事迹,推出“新农梦·安居归雁说”系列报道12期,邀请各领域归雁人才讲述返乡兴农故事,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批、辐射一片”叠加效应,持续汇聚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一线。
“产业+平台”赋能,全方面激发活力
深化校地合作,强化“基地+人才”培养模式,与清华大学、袁隆平国家杂交水稻中心等合作,建成全省首家农村地区农机4S中心、全市唯一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研究院等高能级平台,引进马均、杨文钰等专家教授团队20余个,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亩产连续3年刷新全国高产纪录,遂宁红薯成为“科创中国——地标生境”四川首例、全国唯一红薯案例。
“政策+服务”倾斜,全方面保障发展
创新建立“1+2+N”县乡村三级“新农人”联系机制,整合创业指导、政策咨询、项目对接等资源,提供“一站式”精准服务。出台“‘新农人’12条”激励政策、“‘新农人’社保激励办法”等专项措施,开展“我为‘新农人’办实事”专项行动,靶向解决“新农人”最关心的“投向不精准”“承包土地零散”等急难愁盼问题38个,为优秀“新农人”发放乡村菁才卡,提供人才公寓、免费体检等保障,累计兑现各类奖补资金3000余万元。实施“安农英才”计划,打破职称、学历等传统标准评价人才,首批选树12名“新农人”成为“遂农英才”,让“新农人”在农村留得住、干得好、有发展。(图文:遂宁市安居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