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洁 文/图
“液态饲喂可以提高生猪采食量和饲料消化率,改善肠道发育和健康。”3月28日,一场关于生猪现代化生产关键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的培训在大邑县安仁镇新福社区举行,项目技术首席专家、四川农业大学教授虞洁正以“生猪喝上酸奶”“中央厨房”“预制菜”等比喻,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发酵饲料与液态饲喂技术,让参加培训的养殖户们耳目一新。
培训会现场
“通过对比试验数据显示,豆粕经过蒸煮和酶解后在采食量、增重、腹泻指数等方面的表现效果更佳,但要注意掌握水分比例和温度控制等发酵条件。”大邑县梓桐农民养猪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真,一边用手机拍下课件中的实验数据,一边记录下关键技术要点。据了解,此次培训课程共吸引了大邑县100余名养殖户参加。
作为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大邑县生猪饲养方式走向规模化的同时,生猪饲养密度增加,一定程度上也面临着生猪感染传染性疾病的风险。生猪临床常见病症有哪些?怎么防?如何治?是养殖户最牵挂的问题。“这是典型的猪流行性腹泻,在冬春季节更为常见,必须做到早隔离、早用药。”项目推广首席专家、成都市农林科学院畜牧所副所长曹雨辰,通过一张张病症照片和实际案例,为养殖户们详细介绍生猪临床常见病症状及治疗方案。“气温变化大,生猪养殖过程中怎样预防感冒?”该养殖场负责人熊陶问。曹雨辰根据各阶段生猪保健情况,向养殖户们推荐预防感冒和治疗风寒风热的组方。
聚焦猪群常见疾病,专家组为生猪养殖“把脉开方”。“课堂上学的方子,培训结束就送到栏边。”熊陶拿起专家组送来的药品端详,“最近几天成都强降温,已经有几头猪出现流清涕的症状,自己配中药效果慢,这批成药来得正是时候!”
随后,大邑县生猪现代化生产关键技术与推广项目的专家组前往青霞街道、新场镇等地的三个养殖场,实地了解猪场生猪存栏、饲养管理、安全生产等情况。
“目前,我们新引进了智能化环控系统,不仅能够实时监测猪场氨气、温湿度等关键数据,还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大邑县浩瀚生猪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浩瀚告诉专家组今年的设备增加计划,专家组与王浩瀚就生猪产业补短板和猪场高标准现代化改造进行了深入讨论。
大邑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县正聚焦生猪现代化的实际问题和关键技术,整合科研、教学、推广等资源,深入产业一线,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保障。同时大邑县也继续坚持以稳产保供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