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灿红 文/图
“每斤涨了两毛,到2块4了。”眼下正是四川蒜薹上市时节,3月29日上午,什邡市湔氐镇五一村,种植户刘明旭正在地里忙着打蒜薹,接到收购商电话后,他脸上有了笑容,更加快了手上的动作。
在这之前,蒜薹价格已经连续多日下跌。记者了解到,从3月初开始,成都蒜薹陆续上市。每斤蒜薹的价格从刚开市20多元的高位,逐日下跌,直到3月29日2元左右的低谷。
蒜薹价格为何低迷?种植户如何应对?记者进行了采访。
工人正在打蒜薹
现象
连日下跌 较最高位跌去九成
“谈好的每斤6块钱,现在只能按5块多来收了。”3月24日上午,祝玉成的电话响个不停,他除了是温江区大蒜专业协会会长,还有一个身份是代办——按客户需求在温江当地收购蒜薹、蒜头等农产品。这一天,他要采收两三千斤蒜薹,虽然还没到上市高峰期,但行情已然呈现颓势,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价格掉得很快。他在几个小时前谈好的价格,因客户需求发生变化,也难以维持,只能无奈往下调价。
仅仅过去5天,蒜薹价格又跌去一半以上,而较最高位,已跌去九成,逼近每斤2元。刘明旭开始为打蒜薹的人工费用犯愁,“再跌下去,请不起人工了。”在什邡,打蒜薹人工紧张,人工费水涨船高,达到18元/小时,较平时高出近一半。每斤蒜薹光是打蒜薹这个环节的人工成本,就已经超过1.5元。
对于温江蒜薹种植大户李军来说,蒜薹价格已经不足以支撑请人工了。“温江打蒜薹人工费达到25元/小时,对我们包地的大户来说,蒜薹价格低于3.5元每斤,我们就无法承受请人工打蒜薹的成本了。”
四川是大蒜主产区,常年种植面积在50万亩左右。作为蒜农的主要经济来源,蒜薹可以一种两收,也可以一种一收。一种两收模式下,蒜农打完蒜薹,还能再收一次蒜头,而一种一收模式只收一季蒜苗。
由于蒜苗最先上市,有经验的蒜农会通过观察蒜苗价格,来选择只收一季蒜苗还是收一季蒜薹和蒜头,同时也为后续蒜薹价格提供参考。刘明旭说,今年开春时蒜苗每斤只卖1元多,而往年每斤卖2-3元,“通过前期预判到蒜薹价格形势可能不好,我就提前卖了一部分蒜苗,一亩地有 4000元左右的收入。”
析因
气候异常推迟生育期 四川丧失早上市优势
对于今年蒜薹行情低迷的原因,多数受访者归于气候异常。
在全国蒜薹产区中,受地理气候以及主栽品种等因素影响,四川、云南等地蒜薹上市早,具有时间优势,往往能有更好的市场行情。
“往年3月初,‘二水早’等早熟品种已经成熟,迟熟品种什邡紫皮大蒜,我们当地称‘灰叶子’,在这两天也开始上市了,今年至少都推迟了20来天成熟。”什邡市农业农村局推广研究员戴怀斌分析,今年开春后气温偏低,是导致蒜薹生育期大幅推迟的主因。
四川、云南蒜薹推迟上市,湖北、江苏等产区蒜薹提前上市,导致全国多个蒜薹产区上市期重合,从而导致价格快速下跌,且失去了早上市的行情优势。“往年正常上市的时候,能卖到每斤7到8元,按照亩产量1000斤算,今年每亩蒜薹的收益要减少约6000元。”
近年来,我国蒜薹面积大幅增长,也对其价格造成了影响。根据农业农村部大蒜市场分析预警团队预测,2025年全国大蒜种植面积为79.2万公顷,较2024年增加3.8万公顷。
对策
大户放弃蒜薹 “押宝”蒜头行情
行情低迷下,大户和散户应对策略存在明显区别。
不同于蒜头可以长期储存,蒜薹抽薹后,需要尽快采收,以避免过度成熟影响商品性,留给蒜农观望后期市场的空间很小。散户由于不用请人工,往往忽略人工成本,选择能采尽采。
大户则不同。李军表示,“每斤蒜薹价格低于3.5元时,我们就不再打蒜薹了,而是剪掉它顶部的薹苞,这样更利于蒜头生长。根据我的经验,和打蒜薹相比,去薹苞的操作可以让后续蒜头品相更好,每亩产量高1000斤左右。”
“这也是赌一把,我们赌的是蒜头价格比蒜薹价格更高。”李军说,尽管少采收1000斤蒜薹,但他希望通过增加蒜头产量找补回来。“而且如果蒜头品相好,往年每斤是会多卖一两块钱的。”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特色蔬菜创新团队大蒜育种岗位专家、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志解释,薹苞后续会长出蒜珠,将消耗蒜薹自身营养,把它去掉后,全部营养都会用于供给蒜头生长。相较于打蒜薹,只去薹苞多了一截蒜薹茎秆的营养,蒜头就能长得更好。
要保住早上市优势,早熟品种是关键。今年,刘明旭在十多亩蒜田里,选择了两亩地栽种新品种“川蒜3号”。从今年的表现来看,这个新品种比当地主栽的早熟品种“二水早”还要早熟一周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