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珙县,凭借优越的自然条件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茶产业蓬勃发展,是四川省30个茶叶优势县之一。近年来,珙县以茶产业为核心抓手,不仅实现了农业经济的转型升级,更惠及各族群众,成为推动乡村振兴、促进民族团结、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典范。
以茶产业为依托,构建全产业链。珙县依托独特的自然条件,将茶产业作为支柱产业之一,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文旅融合的全产业链条。截至2025年,全县茶园面积达15.17万亩,茶叶产量达到1.23万吨,产值6.52亿元。珙县重点发展高山茶,培育出了“鹿鸣贡茶”“鹿鸣雾芽”等知名品牌,推动了以鹿鸣茶海为代表的茶旅综合体,成功创建了国家级AAA景区和省级农业主题公园,带动了周边餐饮、民宿等产业发展。在茶旅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政府投入资金实施到户产业帮扶,支持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并通过“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形成利益共享机制,惠及全县茶农。
以技能共享为桥梁,带动各族群众增收致富。珙县茶产业的发展,为各族群众提供了广泛的就业机会和技能提升平台。集结种茶、制茶的精英人才,组织实地指导,开设培训班,将制茶工艺等关键技巧传授给各族群众,实现“教育促就业,就业助脱贫”的目标。茶产业季节性用工需求旺盛,从采茶到加工,再到旅游服务,每年为当地各族群众提供数万个岗位,助力各族群众迈向收入增长新台阶。
以民族融合为笔,构筑文化传承与共融的全新架构。珙县茶产业是民族融合的直观体现。各族同胞携手种茶、制茶,古老茶艺代代传承,不同民族文化在茶香中碰撞交融,协同打造文化传承与共融的全新局面,展现团结奋进与繁荣昌盛的发展景象。通过“鹿鸣贡茶”等公共品牌建设,提升市场竞争力。2025年宜宾早茶产销对接会上,帮助珙县茶企拓宽了销售渠道,惠及全县各乡镇各民族生产者。
珙县茶产业的成功,既是经济转型的缩影,也是民族团结与民族融合的生动实践。通过全产业链布局、技能赋能、文化融合,珙县不仅实现了“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的目标,更让各族群众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携手前行。下一步,随着“十四五”茶产业规划的深入推进,为推动各民族群众共同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珙县方案”。(供稿:珙县县委统战部 杜金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