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大邑:90后扛种田大旗 春耕科技感拉满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5-03-25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佳 邱莉 苏杭 文/图
  3月21日,29岁的“飞手”周梦鑫和丈夫孙钟驰携两台无人机,在成都市大邑县安仁镇新福社区进行小麦飞防作业。与此同时,30岁的郭新正驾驶卫星平地机,平整小麦地旁的育秧苗床。在螺旋桨转动声和机器轰鸣声中,90后新农人用科技重新书写着这片传统农耕区的春耕故事。
  当天,“ 春行田野 ”2025年媒体采风团走进新福社区,了解当地运用农业新质生产力开展春耕备耕的情况。
  在新福社区锦谷麦香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育秧中心里,27岁的胡琬丁站在三四米高的立体循环育秧机旁,打开手机操作一番后,只见一层层秧盘开始随着自动滑轨上下移动,喷水装置开始自动给秧盘补水。

未命名-1.jpg

无人机正在进行飞防作业

  “暗化出苗后的秧盘,会被送到这里育苗,25天后就可以下田移栽。”育秧中心经理宋小成告诉记者,一组育秧机可放置600个秧盘,满足30亩地的用苗需要。与传统育秧田相比,立体循环育秧机在室内作业,可通过手机操作,自动补水、施肥、撒药,规避恶劣天气影响,实现高效育苗。
  新福社区位于大邑蔡场片区十万亩粮油核心产业园区,耕地面积约8500余亩,种植优质粮油7500余亩。十年前,为解决本地种植户粮食晾晒难的问题,新福社区成立了首个集体经济产业大邑县锦谷麦香种植专业合作社,盘活村内闲置酒厂、蚕房、小学校等建设用地,新建粮食烘干中心,并逐渐将业务扩展到育秧、加工等生产环节。
  “每年服务本村及周边土地1.5万余亩,专门准备了70亩的育秧田。”新福社区书记、锦谷麦香专合社理事长胡永洪介绍,为提高生产效率,节约人工,合作社于去年购入三组立体循环育秧机,今年系首次使用。

  虽是以粮油、果蔬种植为主导产业的传统农业村,新福社区里却处处活跃着年轻新农人,展现着农业新科技。
  育秧中心外的育秧田里轰鸣声不断,那是卫星平地机发出的声音。记者看到,机器驶过之处,育秧田里凹凸不平的土块消失不见,田间坡度更为平衡。
  “搭载了北斗卫星水平仪,可以高精准平整土地,保证苗床平整度和秧苗整齐度。”说话间,郭新拿出手机给记者展示去年的秧苗图,“育出的苗相当漂亮!”
  郭新是新福社区人,不仅在村里承包了两百亩地,还在锦谷麦香专合社做“农机管家”,协助村里做好大春生产准备工作。“所有农机都是我在管!”最近气温回升明显,郭新计划平整土地后,尽快给育秧田开沟引水。
  春分时节,新福社区有序开展育秧准备工作,但小麦已经进入产量形成关键期,管理也不能松懈。
  确定飞防路线、喷洒速度,装好农药,周梦鑫熟练地操作遥控器,让植保无人机飞向小麦地上空。“麦子长得好,但现在是条锈病、赤霉病等病虫害发生高发期,要及时打药。”做“飞手”三年,她长期奔波在新福、元兴等社区,为当地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接下来,还要充分发挥智慧农业的作用,依托数字农业服务平台,及时掌握农业生产的虫情、墒情、苗情、气象等数据信息,进行田间精细化管理。”胡永洪说。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