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拉彭措 记者 严易程 文/图)近日,阿坝州马尔康市林麝标准化养殖基地顺利完成今年180头优质林麝种源调配工作,为林麝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动力。这标志着马尔康市正加快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林麝产业品牌,推动林麝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林麝标准化养殖基地
在种源调配过程中,基地充分考虑了林麝的生理特性和应激反应。在捕捉环节,技术人员采用温和的驱赶方式,避免对林麝造成惊吓,通过怀抱的方式,轻柔地将其转移至运输笼。运输笼根据林麝体型精心设计,内部空间宽敞、柔软,确保运输途中的舒适度,并安排专业兽医全程随行,实时监测种源的生命体征,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采取应对措施。
“林麝标准化养殖基地与四川养麝研究所全方面从技术保障、疫病防控,圈舍管理等方面加强合作,基地的林麝都非常健康。”林麝标准化养殖基地负责人八尔单告诉记者,去年基地内单只林麝取香最高达到了22克,此次调配的180只林麝种源将有效促进不同种群间的基因交流,提升养殖基地种群整体质量。
种源调配
近年来,马尔康市全力构建“一轴两园三区”现代农业布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思路,采取“政府+科研机构+运营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以林麝标准化养殖基地为中心,加快推动全市林麝人工繁育全产业链发展。目前,林麝标准化养殖基地已建成圈舍660余间,是全国最大的单体养殖基地,现存栏林麝400余头,可解决10人以上就业,预计存栏数达1000头时,可解决30余人就业,让老百姓实现家门口就业。
“今年,我们将推进林麝农户试点养殖和村集体试点养殖,进一步促进马尔康市林麝产业发展。”马尔康市科学技术局局长安丽琼介绍,目前,林麝标准化养殖基地以引进龙头企业为支点,已与四川省中药材集团达成合作,在林麝养殖、产品研发、市场销售等方面开展全产业链合作。同时,将通过在林麝标准化养殖基地内开展研学参观、人才培训及与旅行社合作等方式,以点带面,实现旅游人数和老百姓收入“双增长”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