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陈彬)春回大地,万象“耕”新。大英县以“开局即决战”的姿态,统筹推进春耕生产,通过高位推动、要素保障、风险防控三大举措,按下春耕生产“加速键”,全力打好粮食生产“第一仗”。目前已完成早春玉米育苗550万株、直播春玉米0.45万亩、直播菜玉米0.75万亩、播栽露地蔬菜1.1万亩,为全年粮食稳产增收夯实基础。
高位统筹
下好春耕“先手棋”
该县成立春耕生产工作专班,召开专题工作部署和技术培训会议3次,层层分解48.71万亩大春粮食播种任务,其中大豆8.39万亩、玉米24.74万亩、水稻11万亩,预计实现总产达16.67万吨。强化政策激励,对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按200元/亩补贴,通用型播种机械累加补贴到40%,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专用型播种机械累加补贴到50%。联合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检查经营主体70余家,确保农户用上“放心农资”。
要素护航
打好稳产“组合拳”
全县储备水稻、玉米良种350余吨,化肥7000余吨,农药25余吨,农膜400余吨,农资供应充足。在河边镇、象山镇改扩建区域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2处,对全县500余台(套)大中型拖拉机、插秧机等农机具进行“体检式”检修。统筹县内专业技术力量,成立包镇包片农业技术指导组10个,从“耕、种、管、收、储、销”开展全方位、多渠道、多层级培训指导,引导工厂化集中育秧、推广杂交稻高产高效机插栽培、旱地斜盘玉米育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绿色增效、水肥一体化等新技术29项,推荐发布水稻、大豆、玉米新品种27个,新模式12项。安排部署落实河边镇、象山镇、隆盛镇新建“天府粮仓·百县千片”大豆、玉米千亩高产展示片3个,百亩超高产示范片2个,力争全县粮食单产平均提高3公斤以上。
防控兜底
织密保供“安全网”
抢抓冬春修水利黄金期,整治山坪塘146口,清淤灌溉渠系8.2公里,新开工高效节水灌溉项目2个,新增蓄水能力2.57万立方米。针对春耕生产用水需求,提前疏通灌溉渠道111公里,检修保养提灌站21座,将原有耕地的灌溉用水保证率提高至95%以上。及时发布春耕专题预报,指导农户抢抓晴好天气播种育苗。联合保险公司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宣传,将大豆纳入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试点,按照保额500元/亩、农户缴纳保费30%的原则开展保险,最大程度降低农户种植风险。
当前,该县春耕生产正有序推进,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通过政策、技术、服务“三到位”,一幅“良田尽染绿,沃野绘丰景”的春耕画卷正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