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探索老幼同养模式 推动城乡资源整合
来源:农民日报 时间:2025-03-14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 王海玉)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趋势的加剧,如何有效应对“老幼”群体的多重需求,提升社会福祉,已成为社会治理和民生保障中的重要议题。在这一背景下,老幼同养模式作为一种创新的社会服务模式,逐渐成为推动城乡社区服务整合的重要途径,尤其在农村地区的应用,为促进代际共融和社会和谐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践经验。

未命名-1.jpg

资料图片

  相比城市,乡村地区的社会服务资源相对匮乏,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成为乡村振兴和社区服务的重点。湖北省荆州市自2017年起开始探索建设“老人儿童快乐之家”,在乡村社区创建老幼共融的空间,目前已投入使用超过500个“老人儿童快乐之家”,在空间激活和资源整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云南省临沧市蚂蚁堆乡也在乡镇社工站基础上构建了三级社会工作服务体系,通过社工站和村社工室建立老幼共融代际互动空间,并通过慰问和关怀服务,为“一老一小”群体提供持续支持。这一模式不仅推动了资源整合,还提升了社区的服务效率与社会治理能力。

  然而,农村地区老幼同养模式的有效实施并非易事。如何有效整合资源,动员居民共同参与,成为推动该模式落地实施并提升农村社区服务水平的关键。以下是针对这一问题的几项建议:

  第一,建设乡镇社工站,完善三级服务体系。乡镇社工站作为推动农村社区服务整合的重要载体,已成为打通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的关键。各地应加快乡镇社工站建设,推动服务体系的三级布局,重点推进村居级站点的精细化管理与资源配置。通过建立乡镇社工站,可以更好地整合社会组织、志愿者和慈善资源,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第二,资源整合与利用。乡镇社工站可通过整合社会资源,特别是空间资源、慈善资源和社会组织,打造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社区服务模式。例如,可以依托社区文化中心、乡村学校等设施,建立共享的代际互动空间,满足老年人与儿童群体的多样化需求。

  第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促进居民积极参与。社会工作者应鼓励居民参与社区服务的设计与实施,特别是通过“一老一小”带动年轻父母的参与。年轻父母的需求与参与直接影响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共建共治共享,促进居民之间的互助与合作,实现社区资源的优化配置。

  第四,关注特殊群体,提供个性化服务。农村地区的留守老年人和儿童常常面临孤独、缺乏照护的问题。老幼同养模式应特别关注这些特殊群体的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社会工作者可以根据不同群体的需求,设计差异化的服务方案,如针对留守老人开展心理疏导、陪伴服务;针对留守儿童,组织代际互动和亲情陪伴活动,缓解他们的孤独感。

  老幼同养模式不仅是对老年人和儿童群体需求的有效回应,也是推动社会资源整合与社区治理创新的重要手段。通过代际共融与服务整合,不仅能改善老年人和儿童的生活质量,还能增强社区的凝聚力与发展活力。未来,我们应继续加大对这一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推动乡村社区的老幼同养服务迈向更高水平,助力实现社会和谐与民生福祉的共同提升。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