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通江县:聚焦现代农业 推进资源大县向特色强县跨越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5-03-07

四川农村日报讯 杜文龙 陈立 文/图
  通江县位于川东北,幅员411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1.6万亩,被誉为“川陕苏区首府”“中国红军之乡”“中国银耳之乡”“中国溶洞之乡”,是国家产粮大县、产油大县、生猪调出大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生态文明建设县、有机农产品示范区、“中国好粮油”行动示范县、川东北马铃薯种源基地。

未命名-1.jpg

通江银耳(食用菌)百亿级产业集群现代农业园区陈河核心区。

园区示范,推动农业产业集群发展
  近年来,通江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采取“政府+国企+新型经营主体+金融机构+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方式,开展“小变大、陡变缓、散变聚、弯变直”的田型调整,梯次建成高标准农田61万亩,破解了山区农田零散、坡陡、面积小等瓶颈问题。
  通江县因地制宜,先后在广纳、铁佛、三溪等南部低山区建设以水稻、玉米、小麦、油菜为主的优质粮油园区;在空山、铁溪、至诚等北部高山区建设以“青峪猪”“空山牛”“富硒兔”“山地梅花鸡”为主的生态养殖园区;在东西部以陈河、青峪、烟溪等乡镇为主的区域建设通江银耳、羊肚菌、枳壳、富硒茶等现代农业特色种植产业园,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cfbc43ae8b7c85ec768eae684327ed71_0571d572e4ee6b6a717702c85d587116.jpg

羊肚菌

  2月23日,以“新品种 新高度 新未来”为主题的羊肚菌高效栽培技术交流暨新品种发布会在通江县举行。中国农业科学院、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等多名专家学者深入广纳镇佛驹山村等地的羊肚菌种植基地并现场测产,羊肚菌新品种“川六妹4号”(金地A6)测产结果创省内新高(899.5千克/亩)。与会专家对通江县现代农业园区“菌+粮”“菌+菜”“菌+药”轮作套种模式给予充分肯定。
  截至目前,通江县已建成规模优势明显、成效突出的省级园区1家、市级园区7家、县级园区 5 家。其中,“优质粮油+青峪猪”现代农业园区涉及广纳、铁佛和三溪3个乡镇15个村,总面积10万余亩。园区内“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运用土地“三权分离”、集体经济组织统一流转、新型经营主体代管等经营方式,将粮食生产与“2+2”优势大品种有机结合,实现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融合发展,综合机械化率、良种覆盖率和主推技术到位率分别达92%、100%、100%,粮食生产实现了跨越式进步,成为山地农业产业现代化的样板。

61b9885ed5ee47046c5fb117fd3fee9c_9e52c473929a6e5e1691bdaad2b31c7c.jpg

巴山土猪——青峪猪

品牌引领,壮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
  通江素有“中国银耳之乡”美誉。近年来,通江县委、县政府围绕“打造通江银耳百亿级产业集群”目标,确立了“段木银耳强品牌,木屑银耳深加工”的发展路径,开启了通江银耳振兴发展的新征程。
  以工业化思维改造传统农业,是推动通江银耳提质升级的重要途径。2023年,“通江银耳(食用菌)”已基本形成“一带两区三园百基地”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配套建设技术检测、冷链物流、智能直播、餐饮服务等综合设施,综合产值突破35亿元。组建“1+1”“通江银耳”产业链和招商小分队,加快构建“龙头企业+上下游+左右岸+关联企业”的工业产业发展生态圈。目前,通江县羊肚菌种植面积已突破8000余亩,预计年产干品55万斤,年产值达2.75亿元,带动4500余户农户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羊肚菌产业逐步成为通江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裕德源、祥云银朵、润生堂、四川芊菇生物科技、一爻良方、未来生物科技……一大批龙头企业落户园区,围绕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三大主攻方向,开发七大系列 40余个产品。2024年4月,中国食用菌协会发布的通江银耳区域品牌价值已达 87.82 亿元。
  如今,巴山牧业、顺和通、诺水牌通江大米等一批通江特色农业品牌先后入选四川省农业品牌目录。其中,“青峪猪”品牌价值经国家农业农村部官方认定为 6.86 亿元。巴山牧业先后打造出“青峪黑豚”有机猪、“青峪黑猪”绿色猪高端猪肉产业和品牌体系,探索出“政府+企业+金融+保险+村集体经济组织+脱贫户”的“六方联动”产村融合乡村振兴模式,发展 20 户大户带动 652 户养殖青峪猪 1.8 万头,实现分红237.85万元,人均实现780元纯收入,成功走出了一条大巴山发展土猪养殖“助力巩固脱贫、助推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近年来,通江县全面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按照“稳播面、提单产、优结构、延链条、增效益”的总体思路,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品牌培育、农文旅融合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着力构建“以粮为主、粮经统筹、农牧并重、种养循环、绿色生态、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体系,努力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径,加快推进农业资源大县向特色农业强县跨越。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