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裴玉松 文/图
3月4日14时许,资阳市创新创业园路演大厅外,一群人围着一台大型农用植保无人机,时而摸摸机翼,时而询问性能。“一台机器每天可以开展200多亩的飞防植保服务,操作方便又省钱。”资阳市柑橘种植大户、无人机主杨汉中分享着使用心得。
当天,杨汉中等资阳市130余名农业从业者齐聚一堂,参加“科创会·资阳行”智慧农业专场活动。
资阳市柑橘种植大户杨汉中给参会农户代表介绍购置的农用植保无人机
“今天活动不仅吸引了来自资阳本地的新农人,还吸引了来自成都、绵阳的生产经营主体。”四川省智慧农业科技协会秘书长宫伟锋感叹,这场以“桥接科技供需,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的专场活动,实际到场人数比报名人数多了一倍多,远超预期,不得已临时将会场从会议室“搬”到了路演大厅。
这场活动有何魅力,吸引了如此多人到场?
答案就藏在活动议程里。记者发现,活动的重要环节是8位国内智慧农业头部企业代表走上台进行项目路演。从智慧渔业养殖模式到大田稻渔高效生产模式,从智能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到AI智能巡园技术,从果园智慧水肥一体化技术到畜禽养殖有限空间智慧监管技术,涵盖了渔业、养殖业、种植业等农业主要领域。每位负责人结合实际运用案例,分享了技术性能、未来前景。
牵头组织本次会议的资阳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鲁燕告诉记者,结合资阳农业发展实际,经前期与省智慧农业科技协会沟通对接,最终选择了19项资阳急需、技术先进的智慧农业创新成果进行集中展示。“技术很实用,讲解也很实在,对将来自己产业发展具有指导性。”资阳市雁江区柑橘种植大户王玲来到现场,请教了如何解决智慧农场投资大、机器实用性不强等问题。
当前,智慧农业能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受到越来越多的人高度关注。2025年省委一号文件也提到,“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领域全方位应用,加快现代农业生产数字化转型升级”。
宫伟锋认为,智慧农业发展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希望借助科技赋能传统农业,让“靠天吃饭”变为“知天而作”,让“汗水农业”升级为“智慧农业”,让技术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助力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