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步步高 四川如何再增含“豆”量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5-03-06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宇君 文/图
  “有信心今年再破纪录!”2月28日,春大豆点播时间将至,连续3年刷新全国带状复合种植大豆高产纪录的遂宁种豆大户奉欢检修着大小播机,立下豪言。
  百里外,在眉山市仁寿县举行的全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推广工作部署会上,数十位与会人员与奉欢一样,关注着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产量提升。
  自2022年以来,全川带状复合种植面积累计推广1300万亩以上,占国家总任务近四分之一,带动全省大豆面积连续两年突破830万亩。提升不仅在面积,更在总产、单产。
  坚持稳粮与扩豆并重、提单产与优结构并举,四川有哪些实际举措?生产要素保障韧性不足、以点带面缺乏纵深,蜀乡下一步如何发力?围绕这些问题,四川开启不懈求索。

未命名-1.jpg

去年6月,遂宁种豆大户奉欢在玉米行间播种下大豆。

天府良策稳面扩面 构建复合种植新格局
  “种粮补贴年年调涨,保险体系越来越完善,所以我才敢在山区丘陵套作376亩大豆玉米。”这两天,泸州市叙永县后山镇海坝社区种豆大户富民养刚刚领到10.22万元补贴,心里美滋滋的。
  为了多产豆、产好豆,四川通过压实粮食生产责任、提升种粮奖补政策含金量等方式,稳住种植面积。
  压实责任,从各级党委政府开始。去年,四川将复合种植任务细化落实到 21 个市(州)、144个县(市、区),建立“一图一册”,推行台账化、精细化管理,确保任务落实到田间、责任明确到人,同时,连续多年将大豆生产纳入市(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对未完成的市县取消涉农评优评先资格。
  压实的背后,是“资金支持+保险兜底”的多方面保障。四川落实中央财政资金19.5亿元,省级配套6.5亿元,切实兜底保障种植效益,安排1500万元攻关专用机具,把大豆播种收获农机补贴比例提至50%,推动大豆机械化率突破65%。持续在全省开展玉米等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探索推进大豆完全成本保险试点,增强种植户抗风险能力。
  四川还拿出“结构调整+模式优化”的多元化创新。大豆生产以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为底盘核心技术,因地制宜拓展林下间作(花椒、桑园等)、粮菜套作等模式(27.4万亩),占全省复合种植的5.3%,带动大豆播面创历史新高。

单产带动总产跃升 要素融合提质增效
  “去年一亩干玉米卖了1548元,干大豆卖了960元,除开种子、农资、农机、烘干成本,一亩带状复合种植总利润435元。”巴中市平昌县土垭镇玉龙村种植户陈浩东盘算,今年再多流转一些土地扩种。
  “有利可图”绝非个例。据对各地各类种植户调度,去年四川大豆玉米复合种植亩均产值 1622.5元,亩均成本投入1147元,亩均利润475.5元,较净作大豆和净作玉米分别高出179.7元、250.8元。
  提质增效离不开技术到田。去年,四川增设大豆玉米专家团队20余个,构建省市县、农科教三级联动核心技术到田机制,分市包片开展关键农时季节田间技术指导,全年累计开展线上线下专题培训8700余场次,培训100万余人次。
  随之而来的,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和高效节水灌溉深入推进,水肥高效利用技术愈发完善,推广秸秆粉碎还田、轮作/间套作模式、“一喷多防”等肥田增效技术,为增产夯基。良种方面,选育推介适宜我省丘陵区的当家大豆、玉米品种20余种,全年“成单716”等当家品种覆盖率突破15%,覆盖面积170万亩以上。
  “我们团队参与指导的全国18个带状复合种植高产典型案例,在玉米平均亩产566.9公斤的同时,实现大豆平均亩产148.8公斤,较全国平均单产高11.7%。”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雍太文告诉记者。

着力四个“更加 突出”突破豆玉生产瓶颈
  设擂台于田坎,四川开展“三大竞赛”,推广“百亩带千亩、千亩带规模、规模带全面”增产路径,去年建成大豆玉米千亩高产示范片232个,亩均分别增产23.3公斤、37.8公斤,均高出本县平均水平10%以上;安居区套作、南部县间作大豆高产典型单产分别为213.8公斤、200.4公斤,双双获国家高产典型首位;持续在仁寿等19县打造国、省级样板县,大豆单产超150公斤、玉米单产超500公斤……
  “实际生产中存在生产要素保障韧性不足问题,以点带面的发展路径还需纵深。”谈到四川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今年的部署思路,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用8个字概括——高产突出、全面发力。
  在突出大豆生产责任落实方面,四川立即印发《2025年四川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推广实施方案》,将831万亩大豆、495万亩大豆玉米复合种植任务分解到21个市(州),结合四川省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坚决完成大豆丰产丰收硬任务。
  为突出生产要素融合保障,将开展50个粮油重大品种示范推广,种子集中采购、供种到户;继续将高标准农田等资金项目化实施,持续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提升至50%优惠政策,增强防虫抗病减灾监测预警和统防统治全覆盖。
  在突出全域均衡单产提升方面,将在全省建设“天府粮仓·百县千片”万亩示范区28个、千亩示范片182个、百亩示范方200个,示范面积100万亩以上,建成一批“吨粮田”示范区,实现“点面铺开、处处布局”。
  此外,突出技术指导及多元化服务方面,拟通过竞赛表彰、最具潜力品种(技术)发布等措施,打通技术服务“最后一公里”;探索农户、村集体参股经营新路径,推行订单农业、土地流转、参股分红等多种模式。
  “新的一年,将继续聚焦政策引领、多维赋能、要素融合全方位布局,力争打造全国复合种植‘四川样板’。”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说。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