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勇
在绵阳市安州区塔水镇裕林村连绵的土地上,厚厚的稻草像温暖的棉絮,覆盖在黑色薄膜上面,下面是茁壮生长的折耳根。
近日,在村党总支部副书记张坤富的带领下,该村折耳根种植大户一起来到一组村民朱义平的地里,掀开上面的稻草,揭开覆盖的薄膜。只见两种用肥方式的折耳根表现出明显的区别:一边是浅黄色,一边是橘红色。
大家在观看了颜色、长势后,又掐了些来品尝,浅黄色的略带酸涩味,橘红色的清香爽口。“浅黄色的是用传统施肥方式种植的,橘红色的采用的是新型肥料。这种液体肥富含有机氮磷钾,一亩施用20—25公斤,成本同传统施肥差不多,但表现更好,也没有酸根离子酸化伤害土壤。”当地有3000多亩折耳根,对通过新型肥料提质增效,张坤富很是满意。
正好一个收购商前来收购产品。在进行认真比对后,给橘红色的折耳根价格比浅黄色的一斤高出0.5元,朱义平对此非常高兴:“折耳根亩产3000斤左右,这样亩增收可以达到1500元。明年6亩折耳根准备全部施用这种新型肥料。”
据张坤富介绍,折耳根腊月间卖6—7元一斤,现在才卖2—3元一斤,售价比往年明显下降。今年折耳根还滞销,目前只卖出了一半。希望在新型肥料的助力下,打造一个高品质折耳根生产基地,通过提升产品质量,在市场上打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