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兵记者陈家明文/图)近日,荣县双古镇长林村的“乌牛早”茶园里一片繁忙景象,18名采茶工手指如飞,将一颗颗鲜嫩的芽头采下。
据了解,这片约4亩的茶园由茶农蔡丽萍种植,采用枯饼作为当家肥,以生物防虫代替农药。去年,这片茶园的芽头每斤收购价在130元以上,4亩芽头销售额达38600多元,加上一芽一叶鲜叶销售的5400多元,总收入超44000元,亩产值突破1万元,成为双古镇种茶的典范,吸引众多茶农前来参观学习。如今,蔡丽萍计划扩种,镇党委、政府也积极引导推广。
采摘现场
蔡丽萍介绍,今年这批“乌牛早”茶早已被省外老客户交定金预定。得益于春节后的及时春雨,预计今年产量将增加20%,鲜叶收入有望达到5万元。“乌牛早”是蔡丽萍50多亩茶园中7个品种的“代表作品”,因其发芽早、采摘早,目前已采摘销售8000多元。此外,茶园里的“福鼎大白”“福选9号”“黄金芽”“名山131”等品种也将陆续开采。按去年行情,50余亩茶园每亩鲜叶销售收益约6000元。
由于采茶工作繁忙,蔡丽萍聘请了采茶工,并将采摘销售收入的一半作为工资。例如,若当天采摘的鲜叶按市场价卖了260元,采茶工当天工资即为130元,同时还设有奖励办法。昨日,朱翠仙以275元的采摘收入成为第一名,获得5%的奖励金13.5元;70岁的刘淑英虽收入127元为最后一名,但因年龄最大且采摘质量好,也获得10元奖励。
蔡丽萍茶园的采摘场景,正是双古镇一万多名茶农春日丰收的缩影。在穹窿秘境、云雾缭绕的双古镇,茶园总面积约10万亩,占荣县21万多亩茶园的近一半,今年可采摘茶园近9.5万亩。
茶园
在双古镇鲜叶收购一条街,茶农们络绎不绝。下午5点20分,茶农张秀娟卖出今年第一批鲜叶,5斤3两,每斤95元,共503.5元,收购方抹去了5角钱。张秀娟笑称少给了50颗芽头的钱,让对方明天补上。随后,陈永华的9两2鲜叶也以每斤95元成交,收入87.4元。下午5点40分后,大量采茶村民涌向收购点,10多个收购点被围得水泄不通,场面比赶集还热闹。
来自外省的茶商刘顺礼已在双古镇收购加工茶叶15年,他表示这里的春茶内质好、香味好、色泽好、芽头饱满,加工的春茶不愁销路。去年鲜叶芽头最高收购价达每斤155元,他仍每日“抢购”,去年投入300多万元收购加工干茶5000多斤,今年收购加工量与去年相当。刘顺礼只是已到双古镇开秤收购加工鲜叶的160多个茶商之一,镇内20多家茶企也纷纷开秤收购。
双古镇负责人介绍,一周前,全镇9.5万亩茶园相继开采,开秤价从80元涨至昨日的98元一斤。按照往年天天涨价的规律,预计未来一周内有望涨至每斤140元以上。因今年春雨来得及时,总产量将在去年基础上增加20%,鲜叶销售总额预计达到3.5亿元以上,相比去年3亿元的收入将增加5000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