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刘敏 李亚轩 特约通讯员 张立祥
老旧小区改造是城市更新的“必答题”,就业创业扶持是民生保障的“压舱石”。近年来,平昌县以“改”破局、以“创”赋能,推动城市“颜值”“气质”双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持续增强。2024年,全县累计改造老旧小区8个,惠及居民1.2万余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653万元,带动城乡劳动力转移就业27.2万人次,交出了一份城市更新与民生改善同频共振的亮眼答卷。
走进该县永福社区,平坦宽阔的道路取代了曾经的坑洼泥泞,崭新的雨污管网与消防设施高效运转,昏暗路灯成为过去。居民吴西平满心欢喜地说:“改造后,小区环境焕然一新,道路平整,环境整洁,停车也规范有序,住得舒心极了!”2024年,平昌县顺利完成多个老旧小区改造,众多居民楼的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大批群众从中受益。新建各类管网,铺设人行道,增设停车位和休闲场所,点亮路灯并黑化道路,实实在在提升了居民生活的舒适度。据了解,近年来,该县累计改造老旧小区3.39万余户,惠及居民超10万人,让市民的生活更加美好、幸福。
当城市更新如火如荼时,乡村振兴的“创业种子”也在乡野间生根发芽。走进该县江口街道檬梓村,何建罗的粉条作坊里蒸汽升腾。这位返乡青年,用三年时间将自家老宅改造成现代化车间,凭借无添加手工粉条打开市场,去年单品销售额突破15万元。
从设备采购到商标注册,县就业局全程“陪跑”。何建罗说:“从粉条厂创办之初,县就业局的工作人员就多次上门指导,帮我解决了不少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还帮我申请到了返乡农民工创业补贴,这对我来说是莫大的支持。”如今,他的酸辣粉生产线扩建计划已提上日程,“就想带着乡亲们把‘土特产’做成大产业”。
这样的创业故事在该县并非孤例。2024年,该县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653万元,兑现创业补贴40万元,454名返乡人员在家门口实现创业梦想,特色种养殖、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产业蓬勃兴起,形成“扶持一人、带动一片”的乘数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