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甘子怡 文/图
初春时节,在邻水县城北镇秀峰村佛手种植基地,一片忙碌景象。何念强正与基地负责人刘军霞热烈讨论今年佛手产业的发展规划。
“何书记,最近有机肥可以给我们基地了。”刘军霞满脸笑意地说:“我们的佛手柑去年第一次挂果,鲜果产量很不错,今年好好管理,肯定能更上一层楼。”
何念强(右)正在向村民李万碧收集对村子未来发展的意见。
“我们以前要去其他地方打工,现在就在家门口的基地里务工,一个月工作20 多 天 也 有 1000 多 块钱。不仅可以多一笔收入,还可以就近照顾家里的老人。”王贵碧是该村的村民,前两年在成都餐饮行业打工。自从这个基地建成后,她决定回到家乡,在基地负责选果、切片、摆盘、烘干等工作。
据了解,自2021年佛手项目在该村“落地生根”以来,这小小的果实就成了村里的“致富果”。而这一切的背后,正是何念强带领秀峰村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的生动实践。
眼下,村里已种植桃、李等特色果树2520亩,中药材基地362亩。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他们还在果园间种了西瓜、南瓜、白菜等蔬菜1000余亩,实现了“一地多用”。
“我们村产业基础挺好的,但要想让村民持续增收,还得不断创新。”何念强坦言,对于新一年的发展规划,该村的目光仍旧聚焦于产业。
“桃李基地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这个基地2021年就发展起来了,我们今年的目标之一就是进一步建设、管护好这个基地。”何念强表示,他们接下来的目标是确保桃李基地的产量和质量双提升,同时将其作为该村文旅发展的引擎,打造集观光、采摘、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吸引游客前来体验乡村生活,进一步拓宽村民的增收渠道。
“接下来可以考虑与电商平台合作,开设线上店铺,还可以邀请农业专家来村里进行技术培训,提高村民的种植水平和管理能力。”谈及新年目标,何念强的愿望是:将村里的特色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除了产业发展,该村在人居环境改善上也下足了功夫。去年,趁着和美乡村项目建设的东风,该村对村庄环境进行了全面整治。村民们自发组织起来,清理垃圾、修缮房屋、美化院落……如今,村里的面貌焕然一新,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
“这几年变化太大了,村里有了产业,我们可以去打零工,天黑了路边也有路灯,不再是黑漆漆的,我们的院子也修得好看又整洁。”谈及近些年的变化,村民李万碧感慨万千。
“我来这个村五年了,看着村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心里特别高兴。”何念强深知,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因此,他始终把村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用心用情为村民办实事、解难题。在他的带领下,该村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民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展望未来,何念强有着更为宏大的规划:将继续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特色产业升级发展。同时,还将加强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的开发力度,打造更多具有特色的乡村旅游目的地。通过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和乡村旅游的兴起,进一步拓宽村民的增收渠道,实现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何念强和村支部始终是奋斗者与担当者。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的精神内涵,为乡村振兴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在他们的带领下,该村正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稳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