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兴文县:苗族手艺人坚守民族匠心
来源:四川新闻网 时间:2025-02-20

在兴文的苗族文化中,牛皮鼓是祭祀、庆典、娱乐等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元素。那激昂有力的鼓声,是苗族同胞表达思想、抒发情感、欢庆佳节或寄托哀思的重要方式,承载着民族的记忆与情感。

“咚、咚、咚……”一阵深沉而厚重的鼓声,从大坝苗族乡小寨村熊永龙的家中传出。此时,他正在调试一面即将完工的牛皮鼓。熊永龙,作为一名传统牛皮鼓制作手工艺人,从父亲手中接过这门技艺,凭借多年的钻研与实践,不仅掌握了精湛的制作技术,更对这门手艺饱含深情。

牛皮鼓的制作工艺极为繁杂,整个周期长达一年半左右。制作鼓身时,通常选用香樟木或泡桐树,将树桩掏空后,需经过半年至一年的自然晾晒。晒干后的木材,再经过精细打磨,制成鼓腔。熊永龙介绍,鼓面的选材尤为讲究,“要尽量选择薄一些的牛皮,而且不能有任何划伤。” 处理好牛皮后,根据鼓面尺寸,将牛皮覆盖在鼓身上进行定型。在牛皮上固定8-9个球体,一边敲击鼓面试音,一边慢慢收紧牛皮,直至达到理想的音色。

完成定型后,选用楠竹制作鼓圈,配合钉子固定,待鼓面晾干,再对鼓身进行最后的抛光、打磨与上漆。至此,一个完整的牛皮鼓才制作完成。熊永龙制作的牛皮鼓,不仅外形精美、工艺精湛,音色更是纯正悠扬,深受市场青睐。

如今,熊永龙的孙子也开始跟随他学习这门古老的技艺。牛皮鼓制作技艺,蕴含着苗族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正是像熊永龙这样的手工艺人,凭借着对传统技艺的坚守与热爱,让这一古老的文化遗产得以延续和传承,在新时代中绽放新的光彩。(供稿:兴文县委统战部)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