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洪瑜
2月18日,兴文县共乐镇稻虾基地内,晨雾未散,田埂间已是一派繁忙景象。农户们穿着防水裤,弯腰在稻虾田中收网捕虾,活蹦乱跳的小龙虾一出水面便被迅速分拣、装箱,随后通过空运发往全国各地。据悉,这是该县最早一批上市的小龙虾,价格区间在每斤30至60元不等。随着气温逐渐回升,预计3月份,四川早虾将迎来上市高峰。
兴文县共乐镇的稻虾田已经放上地笼,准备捕捞小龙虾。
“今天是我们第一次起虾,产量不错,预估亩产量在400斤左右。”兴文小龙虾销售龙头企业业务经理张金介绍,目前,当地上市的小龙虾中,规格较大的能卖到每斤50元以上,中等规格的市场售价也超过了每斤40元,效益十分可观。“这几天,每日收售量在几千斤不等,高峰时能达到上万斤。”张金表示,为确保鲜活度,这些小龙虾将搭乘航班飞往南京、宁波、重庆等地的市场。
四川早虾为何价格高昂?近年来,以泸县、兴文、隆昌等为代表的川南地区,充分利用丰富的冬水田和宜渔稻田资源,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既实现了“以渔稳粮”“以渔增收”,又有效缓解了农田撂荒问题。兴文县水产管理站副站长李亦仁介绍,以兴文为例,当地凭借纬度较低、冬季无冻土、春季回温早的气候优势,使得小龙虾得以在每年春节至清明期间大量上市。四川早虾填补了全国小龙虾市场的空缺,巧妙避开了湖北、安徽等小龙虾主产区在夏季大量出虾时的恶性竞争。目前,仅兴文县就有6.8万亩的稻虾养殖面积。
早虾养殖带来的高效益,赢得了不少农户的赞誉。王晓春是兴文县共乐镇共乐村村民,今年是他从事稻虾养殖的第二个年头。“目前,我有11亩稻田养了小龙虾,下午就准备捕捞今年的第一网!”共乐镇农服中心主任陈旭表示,“今年,我们将加强对农户稻虾养殖技术的培训指导,力争实现产量增长。”
共乐村村民李庆红在2023年加入稻虾养殖行业,他从最初的20亩开始“试水”,如今已扩大至50亩。“昨天卖了第一批虾,共计90斤,总销售额接近3000元,现金当场结算。”李庆红的脸上难掩喜悦:“第一年养殖时,20亩小龙虾的亩均效益就达到了5000元左右,当年就赚了10多万元。”
记者了解到,目前,兴文县已培育出成活率更高、可直接用于田间养殖的标粗虾苗,这对于推动四川早虾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