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刘则秀 特约通讯员 刘玉明
2月5日,三台县立新镇家庭农场负责人肖冬梅和农户们来到蔬菜大棚,开始收割新年的第一茬小白菜。大棚里,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翠绿的蔬菜,郁郁葱葱,长势喜人。
“嘿,今年的小白菜长得真不错。”采摘、捆扎、打包、搬运、装车……大家一边忙碌一边拉家常,分享着各自家庭过年的高兴事。笔者从村民的聊天中了解到,自从他们来到家庭农场上班后,不仅学到了种植小白菜的技术,而且收入增加了。
村民采收小白菜
“从播种、施肥、管护到采收的各个环节,都能给周边群众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和一份可观的劳务收入。”肖冬梅说,大棚基地全年都在雇用附近村民,根据干活种类不同,每天有100元-150元收入。
据了解,这片地原本是村民们的自留地,2023年被家庭农场流转后,用于种植大棚蔬菜,村民们从传统的农民转变为农业工人。他们不仅可以领取土地承包费,还能通过在农场打工获得工资收入。
带动村民就业的同时,该村还不忘发展智慧农业,农场先后引进真空预冷机、气吸式播种机、配套装备喷洒式杂质过滤水质一体机等先进农业设施设备,节约大量人力物力的同时,蔬菜品质也明显提升。现该农场已搭建蔬菜大棚200余亩,同时还种植露天蔬菜300余亩。
“我们将坚持以产业振兴为抓手,立足自身发展定位,瞄准市场需求,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设施蔬菜产业,辐射带动群众开展蔬菜种植。”立新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通过发展蔬菜产业,让“菜篮子”成为老百姓的“钱袋子”,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实现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