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承载着人们对团圆、幸福的向往。随着春节的脚步渐近,我省各地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迎新春活动营造喜庆祥和的新春氛围。
鲜红的春联、火红的灯笼、琳琅满目的美食、精彩的节目、热闹的活动……这些充满年味的元素,构成了独特的风景线。人们脸上洋溢着喜庆与期盼的笑容,等待着春节的到来。这是一幅充满烟火气和幸福感的画面,也是一场关于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精彩交响。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苏杭 文/图
1月20日上午,绵竹市民李洋玉带着80岁的母亲,一大早就来到市体育中心。“我妈妈患帕金森好多年,最近又添了耳朵疼的毛病。听说省上的专家要过来,我们七点钟就来排队了。”她已经在分诊区取了两个号,分别是神经内科和耳鼻咽喉科的号。
当天,由省委宣传部联合省科学技术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等21个部门(单位)举办的2025年四川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系列示范活动在德阳市绵竹市启动,将文化大餐和科技卫生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川剧变脸引来现场观众不断惊呼
兵分两路 精彩不断
当天上午,绵竹市体育中心广场上热闹非凡,群众热情高涨。舞蹈、小品、杂技、相声等曲艺节目轮番上演,赢得阵阵掌声;极具地域特色的折子戏、川剧,不断掀起演出高潮。来自四川省歌舞剧院、四川省曲艺研究院、四川交响乐团等院团和单位的文艺工作者,为广大群众奉上精彩的文艺演出。
“好精彩!我们看得真高兴。尤其是男子群舞《喝茶》,一群年轻人跳得很有感染力!”一个多小时的演出,看得观众银阿姨喜笑颜开,赞叹连连。
记者了解到,今年的四川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系列示范活动首次兵分两路,分别在德阳、内江两地同步开展,将覆盖两市所有区县。
其中,送文化下乡将在德阳、内江所辖11个县(市、区)开展全覆盖巡回演出;送科技下乡将在绵竹市、资中县开展两场科技大场。送卫生下乡活动组织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等10余所医院的大批知名专家在绵竹市、资中县两地开展卫生下乡爱心服务团示范活动,为广大群众提供免费义诊、送药等医疗服务。同时,21家省直参与部门及下属单位为两地广大群众集中捐赠了大批物资。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示范活动还吸引了省国资委、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四川发展集团、川投集团、蜀道集团、四川能投、四川商投集团等单位参与。
服务到家 群众点赞
上午10点过,“四川省第二十五届迎新春科技大场”展区里正是人头攒动的时候,但四川农业大学乡村振兴学院的老师史伟已经开始“收摊”。
“2400袋蔬菜种子两个小时就发完了。”史伟介绍,学院准备了茼蒿、生菜、空心菜等23种蔬菜种子,兼具应季性和实用性,受到群众热情欢迎。
服务基层群众是“三下乡”系列示范活动的关键词。送服务、送知识,市民群众提着大包小包,穿梭在各个展位间,收获满满。
选择机型、设置体验科目……在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启动梦想 航空报国”科普基地展台,不论男女老少,只要坐在飞行模拟器前,都仿佛自动代入预备飞行员的身份。
“这次带过来的展品主要是飞行模拟器和学生自己做的物流搬运机器人、编程机器人,最受欢迎的肯定还是模拟飞行。”展台负责人袁家俊介绍,模拟飞行体验寓教于乐,可以有效激发大家对航空学科的热爱和对民航相关职业的了解。
志愿者说:“拿着号,去15号帐篷疼痛科。”在隔壁的“四川省第二十二届卫生下乡爱心服务团”示范活动现场,闻讯赶来的市民群众在志愿者的组织下,有序取号、排队,等待问诊。
“医生建议给我妈妈换些其他药品,再配合做一些理疗。”看着医生开出的诊疗建议单,李洋玉不停感叹这趟来得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