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宇君
“过去的一年,我在做好家庭农场主本职工作的同时,也不忘省人大代表的身份,时刻将细心观察和深入思考融入日常工作。”省人大代表、自贡市自流井区绿之源家庭农场负责人张超告诉记者。
他透露,此次上会,他带来了关于合理引导和科学推进四川省耕地恢复工作的建议。
他认为,全省各地在开展耕地恢复工作时,应合理有序引导、科学推进。在科学层面,要强化规划统筹与资源适宜性评价,有序引导耕地恢复。
一方面,要坚持系统性治理,鼓励全省各地按照国土空间规划要求,结合资源现状调查与适宜性调查,以及粮食生产功能区、林业管控范围等,开展耕地保护空间分析评价,科学编制耕地保护专项规划,合理有序引导耕地恢复。另一方面,要多深入基层倾听民众心声,多进行实地调研,以获取更真实的情况,进而制定更加合理、高效、科学的耕地恢复利用措施。
在机制层面,他认为,要重视管理目标与农民现实利益的衔接,提升农民保护耕地的内生动力与需求。恢复耕地选址应坚持内业图斑对比与实地调研确认相结合,既要充分考虑地块恢复后发展农业所需的自然地理和农业生产条件,也要考虑拟恢复地块上种植作物的生长周期,以及恢复耕地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并根据耕地流出情形,合理把握恢复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