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裴玉松
四川省人大代表、绵阳市三台县金石镇宏梅家庭农场主林红梅被当地众多“新农人”亲切地称为“林孃”或“林妈”。这一昵称的由来,要追溯到10多年前,那时林红梅便开始致力于培养年轻一代的农业从业者,手把手地教授他们如何种好地。“我希望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关心和支持‘新农人’,激励更多年轻人投身农业。”林红梅说。
近年来,农业生产方式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亟需更多头脑灵活、眼界开阔的年轻人加入“三农”领域,为粮食生产和乡村治理贡献力量。据林红梅长期观察,许多“90后”和“00后”年轻人怀有深厚的乡村情结,渴望投身农业,但往往因畏难情绪和担心失败而犹豫不决。这时,就需要老一辈的庄稼人为他们传授经验、给予指导。
林红梅的农场已实现机械化收获。 受访者供图
在林红梅的农场里,许多年轻人经过学习后,选择自己承包土地从事农业生产。每到农事关键时节,林红梅都会带领团队前往现场指导,还将各类农机(具)免费提供给大家使用,好的种子、农资等也会进行分享。“这些年轻人领悟能力强、上手能力也快。”她告诉记者,有的“新农人”承包了200亩土地,有的承包了300亩,看到大家发展渐入正轨,她倍感欣慰。
帮助“新农人”种地的同时,林红梅也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才能真正让年轻人扎根乡村?她认为,关键在于确保大家能够获得可观的收益。农业生产具有鲜明的季节性和地域性,这为年轻人提供了广阔的机遇。她鼓励“新农人”在农闲时走出三台,前往省内外其他地方开拓种地业务,并通过提供农事社会化服务增加收入。这样,年轻人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自然就能安心发展,种粮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
采访中,年过五旬的林红梅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等我们老了、干不动了,现在培养的年轻人就可以顶上来了,我们的土地就不会荒芜。”她提供的数据显示,金石镇种地的人群中,“90后”和“00 后”已占比超过70%,越来越多的年轻面孔活跃在乡村。“我始终相信,广阔乡村大有作为!”林红梅告诉记者,她目前非常关注智慧农业的发展,正和年轻人一起学习新技术,希望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提升耕种效率、降低投入成本,让种地变得更加有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