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解决了,大家以后还是好邻居!”日前,眉山天府新区贵平镇中岗村内,一场长达14年的邻里纠纷在贵平镇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不懈努力下,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让“枫桥经验”在这片土地上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2008年,王某三与王某成家庭协商互换了自留地,2010年,王某成夫妇却突然提出土地被侵占。尽管村委会和乡镇干部多次协调,王某成夫妇俩态度强硬,坚持索要土地,并与王某三多次发生冲突,甚至引发打架、损坏王某三鸡笼等事件,双方子女也卷入其中。这不仅影响了双方家庭的安宁,也给当地社区带来了不稳定因素。
为彻底解决纠纷,镇调解委员会转变思路,深入探寻矛盾根源。他们多次单独与双方及子女沟通交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强调邻里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和谐共处对于乡村文明的意义。在工作人员的耐心劝导下,双方逐渐冷静下来,开始理性看待问题。2024年9月5日,在贵平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再次进行调解,经过多轮协商,双方最终达成协议:王某成夫妇赔偿因冲突损坏王某三鸡笼的损失3000元;王某三女儿出于邻里和睦考虑,自愿代父将上述3000元赔偿款还给王某成夫妇,以此来平息双方多年来关于自留地的纠纷。至此,这场长达14年的邻里纠纷得以圆满解决,双方握手言和,重归于好。
矛盾调解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贵平镇高度重视人民调解工作,始终坚持“预防为主、调防结合”的原则,将人民调解作为维护社会稳定、解决群众纠纷的重要抓手。通过建立健全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实现了调解工作的全覆盖。目前,全镇共建立了17个人民调解委员会,配备了100余名专兼职人民调解员,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调解工作体系。
在调解中,调解员们耐心倾听双方诉求,以公平公正的态度进行分析调解,用法律知识和人情道理说服双方达成共识。没有剑拔弩张的对峙,只有心平气和的沟通;没有一个巴掌拍不响的争吵,只有握手言和的笑容。他们用智慧和耐心,绘制出一幅幅和谐的画卷,让矛盾纠纷在基层得到有效化解。
据统计,2024年以来,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7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100%。其中,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简单纠纷的调解成功率达到了100%。通过人民调解工作的有效开展,不仅及时化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也促进了群众之间的和谐相处,提高了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坚持创新发展,不断提升人民调解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作出更大的贡献。”贵平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图文由天府新区眉山党工委政法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