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昱霖 记者 陈连波)在四川平昌县,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推广以工代赈(简称“农推”)这一扶持政策正悄然改变着乡村面貌,为农民群众铺就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其中,平昌县2024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项目总投资743万元,其中6个项目采用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实施,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化粪池、厌氧蓄水池、人工湿地及配套管网等附属设施,共计惠及2000余人。
“这一项目的实施,极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带动当地群众就业增收。”据平昌县生态环境局项目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共计带动70余名群众就地就近务工,开展技能培训10余次,预计发放劳务报酬60余万元。
据了解,自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项目推广以工代赈工作开展以来,平昌县高度重视,深度研究政策,坚守赈济初心,优化工作举措,系统谋划一批用工需求大、助农效果好的推广项目。相关职能部门常态深入项目一线,对务工组织、技能培训及劳务报酬等以工代赈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查,确保群众得到实惠。
据介绍,2024年,平昌县累计新开工“农推”项目21个,涉及交通、林业、水利、农业、文旅等领域,已带动200余名群众就近务工,开展技能培训300余人次,发放劳务报酬100余万元。
平昌县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工代赈这一综合性扶持政策的实施,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挥了基层组织的责任和担当,为农民群众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激发了内生动力,增强了农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下一步,平昌县将持续做好“农推”工作,争取更多政策支持,以项目为载体,以增收为目标,切实发挥以工代赈在拓岗位、稳就业、保民生方面的重要作用,助推“三农”工作提质增效。(图片由平昌县发改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