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邛崃任文清:打造“乡愁”农场 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四川三农新闻网 时间:2024-12-27

四川三农新闻网成都讯(通讯员 唐文迪 伍有兴近日,笔者来到位于成都邛崃市羊安街道泉水村的邛崃市古色果香家庭农场,见该农场不同于一般农场。进入大门,首先映入笔者眼帘的是几棵古树、几座“古色”民宿院落、众多文物古迹……农场的主人任文清介绍,“在这里,你还能亲身体验磨豆花、捉鸡鸭、摘蔬菜等农事活动,让你找回贴近原乡的‘乡愁’情愫,和让人自在放松的快乐。”

任文清现年62岁,中共党员,邛崃市第十八届人大代表。1983年,任文清退伍回乡,至此,凭着曾为军人的坚毅品格,他先后奔赴西藏、云南等地开餐厅、做买卖,打拼出了一番自己的事业。在赚到人生第一桶金后,2009年,任文清毅然回到家乡发展,选择了他最亲近的乡村与最熟悉的农耕。

任文清

打造“乡愁”农场 致力文物保护

“文物古迹是先人的智慧与生活的见证,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资源。”年轻时,任文清就是个文物收藏爱好者,2014年,他满怀对文物古迹的收藏与保护情结,创办了邛崃市首家以文物古迹、农耕文化的收藏保护与传承,为鲜明特色的邛崃市古色果香家庭农场。

2017年年末,羊安樊哙村全域征地搬迁,一对已在该村“静卧”上百年的“石牛”,迁移何处?一时成了相关部门的“难题”……“没有合适的地方,就把‘石牛’搬迁到我的农场吧!”任文清主动找到相关部门领导说。这些年,任文清像头牛一样,执着地行走在文物古迹的收藏路上。他自驾车,行程30余万公里,走遍了成都周边及全国诸多地方,收藏有价值的古民居建筑、雕花木床、门窗、古瓷器、陶器、书画、石碾、石磨、织绣等各类藏品近千件。

这些藏品,大多数是任文清从各地居民家中淘来的“旧物”和拆迁的“弃物”。为此,他耗资一千余万元,花光了之前在外打拼多年的积蓄,还卖掉了在城区唯一的一套商品房。任文清说,收藏与保护文物古迹,可以使祖先创造的物质文明有效地保存下来。一棵老树、一处老宅、一块残碑……都有诉说不尽的故事,于我而言,这些就是刻骨铭心的乡愁,一生也无法抹去和释怀。所以,我要利用近年来收藏的这些藏品,把自己创办的农场,打造成盛世乡愁的存放地,并创建申报为川西民居博物馆。

如今,任文清的农场以古建筑、农耕文物的收藏保护与传承为依托,以明清全木结构为建筑风格,利用整体收购回来的几栋“古宅”,修缮完成了独具特色的4座“古色”民宿院落。同时,任文清还收藏了不少当地农耕标志性物件,建设完善了明清川西民居四合院、清代“大夫第”石牌楼等“古”建筑……

任文清表示,对这些“古”建筑的修旧如旧,正是为了留下记忆、记住乡愁。通过“保护式开发”,促进文物与民宿的融合,形成“古色”民宿产业,游客通过在农场参观传统农耕器具、地域历史文物,无一例外会找到一种久远的沧桑感,勾起藏在心灵深处的那份乡愁。农场之所在,解乡愁,也治愈。

未命名-1.jpg

家庭农场

发展不忘农本 助力乡村振兴

农场的发展本底,离不开果蔬种植。任文清先后引进夏黑、红提、阳光玫瑰等良种葡萄科学培育,并种植有猕猴桃、西兰花等水果、蔬菜。农场还引进全套的喷滴灌、电子灭蚊蝇等设备,围绕葡萄种植所需有机肥,发展生态农业,推出亲子采摘等多元农事体验,延伸农业产业链,实现了“果香”满园。

同时,任文清还通过生产技术指导,帮助20户规模种植户改善产品品质,提升产品竞争力。农场还成立党支部,通过党建引领,积极带动周边农民就业、创业,累计雇请本村剩余劳动力7600余人次,通过带动生态农产品(蔬菜、瓜果、肉奶蛋等)销售,助力周边餐饮住宿产业发展。2022年,任文清荣获成都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之星”荣誉称号。

任文清说,家庭农场的发展活力始终要有一种传承、一种秉持的精神所在。为此,他坚持把“古色”民宿的发展作为讲述与弘扬传统文化理念的承载,通过开设老屋小酒自酿体验活动,让游客“沉浸式”体验邛酒酿造的历史。其中,包括推出石牌坊盖碗茶,感受茶与文物的碰撞;建设当代孝道文化博物馆,每年重阳为当地老人举办宴席,弘扬邛崃慈孝文化;联办“状元居武术培训学校”,承办邛崃中华武术文化节……文化的传承通过民宿与文物得以彰显,民宿又通过文化的传承,超脱了简单吃住玩乐功能而富于了新的活力。

收获的季节,农场的农耕园区瓜果飘香……摘鲜果、捉鸡鸭、磨豆花……游客们在这里不仅能尝鲜果、品美食,还能体验平时体验不到的农耕生活。同时,任文清还围绕农产品品牌建设,注册了“文崃”“斜江河”等商标,引入定制销售平台,走农产品品牌化发展道路,带动农产品提质增效。农场先后获得了四川省级示范家庭农场、成都市和邛崃市十佳家庭农场等荣誉称号。

“院内观古色,墙外闻果香。”近年,在中央财政农业发展资金项目、成都市农耕实践基地落户的双重助力下,古色果香家庭农场实现以“古色”民宿为特色,集成生态种养殖、农耕文化传承、农事体验、休闲游玩、特色餐饮等多元综合发展。“我的愿望,就是将农场打造成一个充满乡村温情、自由、随性、野趣的乡村文旅体验空间,助力乡村振兴。”谈及今后的发展,任文清信心满满。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