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自贡大安区打造“振兴票号” 探索“131”乡村治理模式
来源:四川新闻网 时间:2024-12-26

近年来,回龙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助人自助”为基本理念,主张在基层治理中对服务对象“增能”,充分挖掘服务对象的潜能,协调社会关系,构建社会支持网络,增强其“造血功能”,探索出了“131”(即一个“振兴超市”,需求、孵化、资源三个平台,一个服务空间)的乡村治理回龙模式。

以“振兴票号”,激发村民正能量

回龙镇党委选址在庆华村打造了一家“振兴票号”,票号中放置货架、小桌椅,编制《“振兴票号”红黑榜》,建立村民行为准则。同时首批对村内脱贫户和未成年人家庭,发放“振兴存折”,由乡治服务空间定期发布各类任务(活动),引导村民参与,参与积分达到要求分值时,便可以利用积分到“振兴票号”里兑换相应的奖赏物品。直接以物质奖励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建设的“正能量”,以“小积分”换来“大文明”,以“小超市”撬动“大能量”。截至目前已累计办理“振兴存折”187个,积分1792分,兑换各类物品294件次。

以需求平台,摸清问题与需求

为及时了解群众问题和需求,特别是脱贫户的需求,依托“振兴票号”建立了一个需求收集平台。在线上,利用“川善治”小程序引导全镇群众通过“村民说事”板块将自己或邻居的问题及服务需求上报。在线下,通过设置的3套问卷,对全镇部分老人、儿童和妇女开展了生存现状和需求的调研,并形成报告。同时,结合每月风险线索排查工作,培训网格员进行日常问题和需求的收集。以上采集到的各类问题和需求,由各村汇总后,将合理且能解决完成的问题和需求,通过“川善治”小程序和微信群进行任务发布,引导村民参与各类互助、环保等志愿服务,获取一定的积分。

以孵化平台,引导多元参与

为动员和引导更多人参与乡村公共服务依托“振兴票号”建立了一个孵化平台。一是对内培养社工专业人才。全镇有5名村“两委”干部成功考取初级社工师证书。二是培育社区社会组织。通过广泛宣传、深入挖掘、骨干培养等形式,全镇共建立起了儿童权益维护、邻里互助、家风家教、心理疏导等5支村级社区社会组织,引导各支队伍主动承接需求平台发布的各类任务(活动)。现已累计开展各类服务活动16场次,服务全镇各类人群800余人次。

以资源平台,整合慈善力量

根据群众需求,特别是镇级层面无法解决的各类需求。依托“振兴票号”建立了一个资源平台。链接深圳壹基金会为20户脱贫户开展居家适老环境改善服务,为其提供马桶、助听器、按摩器、轮椅、适老椅、报警器等各类适老用品。为回龙镇困境儿童提供120份儿童心愿礼包。同时,链接自贡市妇女联合会、自贡市总工会、韩红基金会、自贡市关心下一代基金会、自贡市慈善总会、自贡市灵犀义工联合会、自贡市社会工作协会等各类慈善资源,到镇开展“巾帼志愿服务项目”“农民工解忧项目”“童伴妈妈项目”等各类慈善服务项目,累计服务640人次,精准地回应了部分群众的问题和需求。

以服务空间,开展丰富活动

在各类慈善资源和社区社会组织的支持下,依托“振兴票号”建立了一个服务空间。在全镇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广泛开展了儿童墙绘志愿活动、儿童安全沙龙教育活动、假期课业辅导和夏令营活动、“种地小能手”巾帼试验田活动、“童心向党”讲家风故事会、家庭教育指引讲座、妇女健康守护志愿活动、困境老人入户评估活动、困境老人环境改善志愿活动、老人入户心理陪伴活动、脱贫户药品箱发放等各类主题活动19场,累计服务群众690余人次。

通过建立“振兴票号”,回龙镇以“社工+志愿+慈善”联动机制,创新了“131”乡村治理服务模式,回应“一老一小”问题。(供稿:大安区委宣传部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