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巴中:大豆已颗粒归仓 专家为何仍在地里忙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4-12-25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宇君
  12月23日,巴中市恩阳区尹家镇水磨坝村,大片小麦田块出苗见绿,长势良好、生机勃勃。一块半坡空地上,四川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智能农业装备研究中心主任刘波像骑电瓶车一样,正一遍一遍操作一台履带自走式玉米大豆播种机往返于空地两端。
  随着最后一粒大豆颗粒归仓,今年全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生产工作落下帷幕。眼下,虽远没到下一季玉米、大豆播种的时候,但四川省“科技下乡万里行”大豆产业技术服务团第7团的专家们不仅没有进入“农闲时间”,反而更加忙碌。
  除了赶在下个播种季到来前,调试出更加精良实用的农用机械,他们还总结了省内多地今年豆玉间套作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品种筛选、技术规范等问题,并利用茬口一一提出解决方案。

从“快拉走”到“留两天”

逐渐适配的农机“真香”
  刘波记得,刚开始在巴中推广豆玉间套作机收机播很不顺利:“那时候机器都是从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调入的。这些机器在宽广平原用一点儿问题也没有,可一来到四川的山地、丘陵,就‘熄火’了。”
  有的机器陷入潮湿的泥地动弹不得,有的机器被小石块“绊”一下就会漏播好大一片土地。刘波回忆,专家们花了不少项目经费,好不容易把农用机械弄来,种植户们试用一两次觉得不好用,就不耐烦地喊他们“快拉走”。
  能不能将这些机器返场改造?乐山市农业科学院高级农艺师陈亚平解答:“成本太高、耗时太长,可操作性不强。”
  这件事让专家们更深刻地意识到,要让种植户们用上“服四川水土”的农用机械,还是要把研发生产掌握在自己手里。将毕生所学、工作经验与四川豆玉间套作生产实际相结合,刘波等专家设计出了履带自走式玉米大豆播种机。
  刘波介绍,这种机械操作简便,只要会开电瓶车就能使用。特殊材质的履带,能让它在35度以内的坡地上行走、播种自如,可以解决四川大部分地区“坡坡田”豆玉机播问题。除了大豆、玉米,它还能“一机多用”,播种豌豆、胡豆等其他小杂粮,在全省推广使用面积达40万亩。
  “今年我们村集体经济32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就用的这个机子播种,又快又好,漏播率很低。”恩阳区下八庙镇店子村村委会主任黄勇介绍,本来村民们对机播没啥想法,看着村里用这个机子播得好,都来偷偷问能不能把机子留在村里两天,借给他们用用。
  从“快拉走”到“留两天”,种植户们对于豆玉农机的态度,生动形象诠释了网络流行语“真香”。

“总结大于庆祝”

锚定下一生长周期
  记者走访发现,巴中以山区为主,坡地多、地块分散,田间道路基础条件差,机播、机收全程机械化操作较难实现。这些问题在全省山地丘陵播区都具有普遍性。
  “即便如此,专家指导建设的水磨坝村高产示范片和平昌县驷马镇文明村百亩超高产攻关片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前者入选今年全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套作模式高产典型案例,后者刷新了全市春大豆高产纪录。”巴中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刘晓林欣慰地说。
  比起庆祝现有的成绩,专家们更想总结今年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比如品种筛选不足、种植技术不规范:由于今年复合种植推广面积大,种子需求量大,玉米紧凑半紧凑型、大豆耐荫耐密型品种未开展深入细致筛选;老年农户受传统种植习惯影响,还未完全接受新栽培技术,对关键技术掌握不到位。
  在“五良融合”方面,专家们发现,目前农机的结构和操作,并不完全适应当前农艺的种植技术和模式;农艺的品种选择和种植模式,也不完全适应农机的作业。
  对于这些问题,专家团队通过举行年度工作总结会,明确了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下一生长周期,需继续抓好关键技术示范推广,并开展田间机械化作业试验,开展农机作业方式、行走路径与农艺栽种、植保的技术融合,形成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