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冉金鹭)上秤、称重、装车……连日来,在广元市朝天区沙河镇鱼鳞村鱼洞河农场,农场养殖的生猪进入了销售期,每天都有进账,逐渐鼓起来的腰包,让农场负责人唐兴科和村民们乐开了花。
“近段时间,市场对猪肉的需求量逐渐增大,农场的第二批生猪也刚好进入出栏销售期。”唐兴科一边忙碌一边介绍,今年生猪市场行情比较好,农场上半年销售生猪400多头,加上目前出售的这一批生猪,预计年产值200万元左右。
据了解,作为鱼鳞村的农业产业之一,生猪养殖一直是当地村民增收的重要途径。2023年4月,该村在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机集团”)的支持下,成立了渔润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发展生猪、中蜂、小水果等种植、养殖产业,目前已吸纳40多户村民发展产业。同时,国机集团下属的中国二重万安公司充分发挥帮扶优势,通过“公司+村委会+专合社”的模式,协助鱼鳞村拓展销售渠道,助力群众增收。
“这次我们预计收购25头生猪,除了供给公司食堂,我们还打算将一部分猪肉加工成香肠、腊肉等腊味制品,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中国二重万安公司采购员钟金国说,公司也会继续加强村企合作,促进鱼鳞村农业产业持续壮大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近年来,鱼鳞村以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生猪养殖和水果种植等产业,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以产业振兴引领乡村振兴。自渔润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成立以来,鱼鳞村已完成圈舍标准化打造提升1700余平方米,并统一选购优质饲料,保障生猪优质产出。目前,该合作社已吸纳8户生猪养殖大户,共存栏生猪 3000 余头,预计年产值近600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依托国机集团帮扶,以生猪养殖优势资源为基础,鼓励和带动村上更多农户发展生猪、中蜂、油菜等特色产业,逐步实现规模化发展。”鱼鳞村驻村第一书记谢超群表示,针对产业链短板,国机集团还将引入专业企业、专业管理,完善“农户+基地+企业”机制,推动该村的特色产业向标准化、产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