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通江:推进种养循环 把粪肥变成“绿色财富”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4-12-18

(四川农村日报讯 符理 刘月蓉)12月12日,在通江县广纳镇金堂村巴山牧业青峪猪养殖基地,一台台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粪肥还田专用车停靠在粪污沼液池旁等待装液。这些粪污沼液将被运往各个田间地头,帮助种植户打“底肥”。近年来,该县以畜禽粪污就地就近还田利用为重点,大力推进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建立农作物粪肥还田技术模式,推动畜禽粪污收集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有效推动化肥农药减量和耕地质量提升。
  巴山牧业相关负责人张育贤介绍:“得益于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的实施,公司以前的‘废沼液’变成了种植基地的‘农家宝’。经过处理后的肥料,在完成生物菌剂处理、送检合格后,由专门的沼液运输车运往各大种植基地进行施肥灌溉,可用于改善土壤质量,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种养循环一头连接养殖,一头连接种植。在广纳镇构花坪村优质粮油+青峪猪现代农业园区,数台装有沼液的运输车通过高压喷枪将沼液均匀喷洒到油菜田里,干粪施肥车则将经过干湿分离后的有机肥均匀撒施到田地里,让畜禽粪肥变成了种养循环的“绿色财富”。
  同样,三溪镇桅杆坪村集体经济负责人蒲建军也尝到了种养循环项目带来的“甜头”。蒲建军表示,过去村集体经济种植青花椒的亩产量(干重)只能达到90公斤,施用了沼液和有机肥后亩产量提升到了120公斤,施用有机肥,让消费者吃起来也更放心。
  据通江县土肥站专业技术人员周柳介绍,通过试验数据分析,相比于常规施肥,有机肥替代施肥,对土壤肥力提升和作物产量增加作用更显著。施用有机肥后玉米的粗淀粉、籽粒容重明显提高,水稻、油菜的籽粒磷含量也有一定提升。
  近年来,通江县依托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大力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构建“政府引导+服务组织运作+养殖户参与+种植户需求驱动”的利益联结机制,变“粪污”为“粪肥”,实现种养分离到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一体产业发展模式。据统计,自项目启动以来,全县累计施用粪肥40.9万吨,完成粪肥还田面积34.2万亩(次),畜禽粪污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97.86%,县域耕地质量等级提升了0.31个等级。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