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高县蕉村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基层社会治理,发挥“银发人才”余热,引导各村(社区)离退休干部、老党员、老同志积极承担起“老有所为”责任,通过组建“茶香蚕衣”服务队,助力基层调解工作提档升级。
政策讲解全,擦亮“宣讲”招牌。坚持党建引领,强化理论武装,用“百姓话”诉说“百姓事”,借“小互动”拓展“真知识”。充分发挥“茶香蚕衣”服务队优势,将“方块字”翻译为通俗易懂又接地气的“百姓话”,减少群众“误解型”的信访矛盾。除了过硬的政策细则解读能力,“银发力量”更擅长于发现来访群众难言之隐的“话中音”,以合理合法的途径帮助其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真正拉近距离赢得群众“信任”。
纠纷调处解,擦亮“解纷”招牌。坚持“有问必答、有求必应、有纷必调”的工作理念,“茶香蚕衣”服务队不断创新调解工作方法,总结“三心”调解法,即“平心气和+微笑、耐心倾听+疏导、同心共情+互让”调解法,面对纠纷把得准“脉”、找得到“根”、摸得到“门”,有效化解了群众在婚姻家庭、邻里、土地等方面的矛盾纠纷,最大限度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质效。近日,蕉村镇裕丰村充分发挥“银发力量”优势成功化解两起赡养老人纠纷,维护了老人的合法权益,让老人可以安享晚年。
调解传帮带,擦亮“辅导”招牌。为解决基层调解人员“青黄不接”“茶香蚕衣”服务队依托“坐堂问诊、上门出诊”的工作模式,采取“带出门混脸熟、现场学积经验”的方式,及时指导、帮助青年调解员提高业务水平,帮助青年调解员在实践中成长,为基层调解注入强劲的“生力军”。
下一步,高县蕉村镇将持续发力不断巩固和提升成效,及时整合利用基层信访化解力量,用好“茶香蚕衣”服务队,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面对面的讲述方式,让群众乐意听、听得懂、记得住,将党的好声音、好政策传递到每一位群众心坎上。(供稿:高县蕉村镇 陈乙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