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何艳 特约通讯员 尚永高 文/图
芹菜清香爽口,是许多人餐桌上的常客。在自贡市自流井区飞龙峡镇星星村,科技赋能农业种植,芹菜通过无土栽培成为更加绿色环保的优质食品,促进农户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12月9日,笔者来到星星村的无土栽培蔬菜大棚。棚外冬雨淅淅沥沥,棚内温度适宜。芹菜种子在一个个装满珍珠岩的小格子里,通过浸入营养液吸收养分茁壮成长。芹菜幼苗移栽定植后,仍旧在营养液中生长。即将成熟上市的芹菜格外好看,白嫩嫩的芹菜秆,绿油油的芹菜叶,挂几颗小水滴,鲜得让人想马上割一把回家炒一份香喷喷的芹菜牛肉丝。
村民移栽芹菜幼苗
自流井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介绍,该区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和技术指导,在星星村探索依托“村集体+家庭农场”模式开展大棚水培芹菜种植示范。通过应用大棚水培技术,不仅能大幅缩短芹菜种植生长周期,定植50天-60天左右即可采收一季,每年可种5季-6季,而且能有效隔离外部病虫源,极大降低病虫害发生的风险。
水肥一体技术实现精准灌溉与施肥。依据芹菜生长阶段按需供给,减少营养流失,大幅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农药使用量,产出的芹菜品质更优、价格更高。生产成本降低,土地利用率提高,种植水培芹菜每亩地年净收入7万余元,是露天种植的4倍多。如今种植示范已经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截至目前,全镇已发展水培芹菜27亩,建起水培大棚42个、年产值200余万元,带动村民人均增收1000余元。
该区还充分发挥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监管体系优势。全区47名网格人员,实行“村级周巡、镇级月查、区级抽查”的监管模式,实现摸底监管全覆盖。同时,建立质量安全自我承诺机制,所有芹菜生产主体纳入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平台实施信息化监管。此外,全面实施芹菜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在芹菜种植集中区设立2个承诺达标合格证自助开具服务点,打造2个芹菜承诺达标合格证开具标杆主体。据介绍,该区的水培芹菜产品在省内外广受市场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