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峰家庭农场为我们提供鸵鸟幼鸟,待鸵鸟成年后,老板又来回收回去帮我们卖,一点都不愁销路,每年给我们的家庭带来非常可观的收入,我们很满意。”天兴镇垣山村村民8社村民郑英华高兴地说道。
位于泸县天兴镇垣山村八社的驼峰家庭农场,自2019年创立以来,始终秉持绿色、生态、循环的发展理念,致力于打造集养殖、种植、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家庭农场,在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
但是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农业生产环境、经营模式以及产品质量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长远健康发展,农场负责人郑光华经过多方考察,学习,重新规划了蔬菜大棚与蔬菜晾晒区,力求实现资源互补,提升土地利用效率,进一步增加经济效益。然而,新项目建设面临资金投入与用地手续审批等诸多难题,让他在举步维艰。
天兴镇政协委员联络站在了解到这一问题后,迅速行动,立即将驼峰家庭农场改扩建换新貌列为天兴镇“有事来协商”协商议题,组织县政协委员、县镇农业农村工作相关人员、镇自然资源所及群众代表成立调研组,深入农场开展实地走访调研,广泛收集民意。
“鸵鸟作为世界上体形最大的鸟类,随着其羽毛、皮、肉、蛋等各部分经济价值越来越高,逐渐成为一张热潮,而驼峰家庭农场为天兴的一个新兴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效益也非常明显,现在农场负责人遇到了这种困难,我们应该积极的帮他解决这个问题。”天兴镇县政协委员王小琴说道。
为更好的解决问题,调研组一行通过实地走访、协商座谈等方式深入分析,针对关键问题形成初步意见,一场为农场发展破局的协商会随即拉开帷幕。
“强烈希望能够继续扩大养殖规模,为我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我觉得这个补贴政策还需要再跟有关部门继续对接对接,看能不能争取到更多。”
“我就是在他那里拿的鸵鸟苗,老板不仅回收鸵鸟,还回收鸵鸟蛋和蛋壳。”
“这个用地审批手续我们政府能不能帮忙协助办理呢?”
协商会上,与会人员紧紧围绕相关问题各抒己见,大胆发言,相关部门积极回应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委员们一致认为,该项目落地不仅能为农场与周边群众带来更丰厚的收入,还将成为助力天兴发展的一张闪亮名片。
如今,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天兴镇驼峰家庭农场正逐步实现华丽转身。这一成功实践不仅彰显了“有事来协商”平台的强大效能,更为推动天兴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
下一步,天兴镇将继续发挥“有事来协商”平台的独特优势作用,广泛组织委员深入群众,关注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各类小微协商,及时收集、有效解决人民群众的身边事,不断提升“有事来协商”服务民生的精准度和贡献率,切实提升广大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供稿:天兴镇 刘永燕 李真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