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勇
随着劳动人口的老龄化,名优茶采摘越来越不容易。据了解,四川部分山区茶园已近五成不能及时被开采。如何破解山区名优茶采摘效率低、人工成本高、受气候变化影响大等难题?
12月4日,记者在宜宾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宜宾职院”)召开的宜宾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三江新区)市域产教联合体产教融合创新发展会议上找到了答案,该院通过产教融合,围绕生产难点,引进年轻高科技创新人才,研究的智能采茶机器人,已推出第八代产品,进入中试阶段,明年春天采茶季将进入茶园大展身手。
代云中博士介绍智能采茶机器人。
在宜宾职院智能采摘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试验室里,团队主持人代云中博士介绍:“通过智能识别,芽茶的采摘效率是人工的8倍左右,现在正在突破最后一个难点,就是宜宾的茶园基本上都在山地,都是非机采标准建园,采茶机器人的行走是一大问题。我们正引进配套相关技术,明年采茶季就可以顺利推出。”
宜宾职院党委书记林世全介绍,通过产教融合,该学院不仅推出了研究难度最大的智能采茶机器人,还将推出一系列采摘机器人,另外通过创新建立宜宾燃面学院、“技状元·云上职教”平台、职教出海的留学生培养等,持续推进产教融合的创新变革,为职业教育提供可借鉴的范例与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