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乐山沙湾区沙湾镇:从零散到规模化 土里种出“金疙瘩”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4-12-02

四川农村日报讯 叶启云“目前,村里规模化种植的75亩生姜采收工作已接近尾声,总产量突破70吨,产值达60万元。”近日,在乐山市沙湾区沙湾镇先锋村,望着刚采挖出的新鲜生姜装车后,将被来自成都、重庆、贵阳等地的商贩运往各地销售,该村党支部书记朱健文欣慰地说。

未命名-1.jpg

当地群众正在镇、村党员志愿者的帮助下,抓紧时间采挖生姜

  先锋村生态环境优越,土壤肥沃,非常适合生姜的种植。这里出产的生姜个大肥嫩、鲜香爽口,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过去当地生姜种植以散户为主,缺乏规模,加之管理粗放,导致产量低、效益不高。为壮大生姜产业,助力村民增收致富,今年初,该镇党委政府组织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进行实地调研,并赴外地考察学习。
  经过深入讨论,全村达成了“发展道地农产品优势,推动规模种姜致富”的共识。在镇政府的牵线搭桥下,先锋村与沙湾区江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采用“村集体+公司+农户”的模式,引导村民发展生姜产业。
  为避免村民在种姜过程中走弯路,在镇政府的支持下,该公司引进先进的种姜技术和管理经验,对全村生姜种植进行品种、技术和管理的统一规范。同时,在该区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由农业专家对村民的种姜过程进行严格的技术把关,确保生姜的品质和产量。
  为畅通销路,该镇还充分利用电商平台等资源,加大宣传推介力度,使先锋生姜受到成都、重庆、贵阳等地商家的青睐,75亩生姜提前找到了买家。面对采姜人力不足的情况,该镇会同该村党支部,组织党员志愿者深入基地帮助村民采姜,确保了生姜的及时采收和出售。
  “全村80多户村民通过流转土地、到基地务工或种植生姜,人均增收达到2000元。”朱健文表示,“明年,我们将把生姜种植面积扩大到300亩,力争让姜农人均增收突破1万元。”他表示,村“两委”将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持续提升规模化、标准化水平,并引导更多村民参与种姜,全力打造先锋生姜特色品牌,让村民的致富之路“姜”来可期。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必须立足实际,做大做强农业产业。”该镇党委书记袁洪兴表示,近年来,该镇立足全镇山高谷深、石缝多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引导村民发展冷竹笋、中药材、茶叶等共计1.8万亩,养殖生猪4100 余头、家禽 22.5 万余羽,全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至22611元。
  下一步,该镇将切实解决山区面积大、耕地碎片化等难题,以峨沙康养走廊和“林竹+中药材”特色园区建设为契机,持续壮大林竹和中药材产业,并大力发展高山蔬菜、跑山鸡、跑山猪等产业,努力探索出一条山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径。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