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罗懿 胡明贵
“味甜、肉细、汁多,非常好吃!”11月26日,备受瞩目的2024全球熊猫伙伴大会在成都举行。当天,在熊猫文创走廊,亮相资阳雁江展位的“雁江蜜柑”新品种雁媛,受到品尝者一致好评。
在距离会场100余公里的雁江区南津镇观音岩村一柑橘园里,果农杨荣彬的电话不时响起。“加个微信,我把包装和样品图片发给你!”杨荣彬说,由于橘园的雁媛品相好、味道佳,每天订单源源不断。
雁江区丰裕镇丹桂村的柑橘林。 李翔 摄
自今年10月29日正式“出道”以来,雁媛成为果品行业的一股“新流”,频频在各种场合“崭露头角”。果香独特、酸甜适度、入口化渣等优点,让它备受市场青睐。
“果品品质和上市时机共同成就了雁媛的市场竞争力。”雁江区柑橘产业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蓝平介绍,雁媛是爱媛和耙耙柑的杂交品种,既遗传了耙耙柑好剥皮的优点,也遗传了爱媛汁水多的优势,果品优良,丰产性好。“该品种属早熟柑橘,10月上市,可与晚熟柑橘形成错峰销售。目前每斤市场价格10元至15元,很畅销。”
雁江区是“中国早熟蜜柑之乡”,全区柑橘种植面积27万亩,年产量约46万吨。“雁江蜜柑”曾获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定,并获评“全国区域农产品价值100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等称号,但产业大而散,品种多而杂,品质参差不齐,市场竞争力不强,制约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雁江柑橘种植面积和年产量均居全省第四,但年产值仅19亿元。
为推动柑橘产业走高品质发展之路,雁江区大力实施柑橘品种品质品牌提升行动,力争在3至5年内,完成早熟蜜柑高质量迭代升级。到2027年,全区雁媛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以上,构建“以雁媛为主打品种,中晚熟品种适度发展”的产业格局,打造全国优质早熟蜜柑主产区。
“在部分种植大户试种雁媛获得成功后,根据区委安排,2024年我们在全区20个示范点进行柑橘品种改良试点。”雁江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通过统一提供枝条、统一嫁接技术、统一施用有机肥、统一管理技术“四统一”模式,目前全区已嫁接雁媛4000亩。
作为雁媛首批种植户之一的雁江区跃达家庭农场负责人罗泽,是雁江柑橘品种改良的参与者、见证者,也是受益者。“目前我已嫁接600余亩雁媛,今年有20多亩挂果,每亩产量预估3000斤,盛果期亩产可达5000~8000斤。”罗泽非常看好这一新品种,“计划再用两年时间,把所有柑橘都换成雁媛,总共达到1000亩的规模。”
好品质是前提,科学种植是关键。雁江区制定了《雁江柑橘种植技术规范》,细化了种植、嫁接、剪枝、疏果等全生产环节技术指南,建立了柑橘品控体系与标准,在丰裕、老君、丹山等镇10个点位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两个替代”对比试验示范,并建立了全区首个蜜柑零农残试验示范基地。
为推进柑橘产业组织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和产销一体化发展,雁江区大力实施组织提升行动:成立柑橘产业发展中心、柑橘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蜜柑产销联盟,组建镇级果技员队伍,建立行业标准指导体系、柑橘产业社会服务队伍,着力解决柑橘怎么种、怎么卖、谁来服务等问题。
品质不断提升,品牌不断擦亮,“雁江蜜柑”在走向全国的同时,也走进了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消费者的果篮子。“目前全区柑橘出口备案基地面积已达18000多亩。”雁江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快推进出口备案基地“倍增计划”,让更多“雁江蜜柑”走出国门。
据悉,下一步,雁江区还将规划建设柑橘交易集散中心,加强上下游项目招引,完善冷链仓储、物流集散、初加工、精深加工等产业链条,推动柑橘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做强做优,为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