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梓潼:坚持建管并重发展中药材产业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4-11-20

(四川农村日报讯 林忠伟)初冬时节,梓潼县积极引导农户发展中药材产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目前,全县已建立中药材基地5万多亩,年产量达3万余吨,年产值超过5亿元。
  11月15日,笔者在梓潼县长卿镇皇观村8社瓜蒌种植基地看到,藤架下,绿的、黄的瓜蒌吊在半空,十分可爱。尽管叶子已逐渐干枯,瓜蒌仍在继续生长。基地里,长卿镇农技人员正对瓜农进行技术指导,特别提醒要适时采摘。
  “瓜蒌是一种中药材,是长卿镇助农增收的优势产业之一,在鼓励群众建好中药材基地的同时,技术员还分阶段对农户开展技术培训与指导,为助农增收提供种植技术保障。”长卿镇副镇长韩银说。
  这段时间,观义镇池塘村正在组织村民种植中药材红花。红花每年5月下旬开花,花色艳丽。“红花见效快、投资小,每亩可以收入2500元左右。种子费用村民暂时不出,待收药材、收花时扣除。”观义镇农技员雷天才说。
  梓潼县将中药材产业发展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助力乡村振兴。位于池塘村的关基井,是中国第一口超7000米的超深井,被授予“中国石油工业文化遗产”称号。如今,关基井被纳入梓潼县红色旅游路线。该村在关基井周边发展中药材红花,力争实现红色旅游、中药材产业和乡村旅游“三赢”。
  梓潼县素有“中医之乡”“中药材之库”之美誉,该县充分借助“全国农村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四川省中医药产业发展示范县”“绵阳市生物医药产业园”三块“金字招牌”,主要采取药农自由散种,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组织药农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种植,制药公司、流通企业“公司+基地+农户”等三种模式进行种植。在生产中,该县坚持“统一规划建园、统一生产标准、统一生产资料、统一技术培训、统一产品销售”的原则,推动中药材产业“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发展,并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中药材的附加值。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