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周昌)在雅安市名山区乡村道路上,粪肥还田的车辆忙碌地穿梭,将沼渣沼液通过抽施粪车收集并转运至田地……如今,推动粪肥就地就近还田,已成为该区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策略,促进了全区绿色种养和循环农业的发展。
作为茶叶生产和生猪养殖的重要基地,名山区拥有“中国绿茶第一区”的美誉,同时也是国家生猪调出大县。该区拥有39.2万亩茶园,农作物播种面积超过60万亩,养殖存栏量为46万头猪当量左右,肥料需求量大,粪污产生量亦相应较多。近年来,该区积极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加速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进程,以粪肥还田利用为核心,将种植业与养殖业紧密连接,引导种植户、养殖户与第三方服务组织或村集体经济组织签订服务合同,构建了种养结合、养殖场户、服务组织和种植主体之间紧密衔接的生产经营模式。全区畜禽粪污的综合利用率达到了93%以上。
今年,该区计划实施粪肥还田面积10.2万余亩,遵循“就地消纳、就近还田”的原则,组织专业化服务主体以粮食、蔬菜、茶(果)树等作物为重点,开展粪肥还田作业,畅通种养循环,推动化肥减量,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目前,已完成沼渣沼液还田3万余亩,通过持续有序推进,预计春节前完成项目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