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刘惠莲 杜文雅 特约通讯员 蒋兵
近日,在自贡市荣县古文镇,村民们正忙着整土、移栽、播种,2万亩“冬闲地”里大头菜幼苗和马铃薯种子陆续落地生根。
“我们利用秋收后的‘冬闲地’,再种一季粮食作物或经济作物,力争用3个月的空档期,让每亩土地再增收3000至5000元。”该镇党委书记幸福军说。
村民移栽菜苗
在该镇柏林坳村,73岁的村民刘宗士和老伴是种植大头菜的行家。夫妻俩正在移栽大头菜苗的这一亩多地,一个半月前还是玉米套种辣椒地,收获了300多公斤干玉米,辣椒卖了10200元。如今又栽种大头菜苗,预计春节前可收获3500公斤大头菜,能卖5000元以上,实现了一块地种两季、获两次效益的“双创”效果。
据了解,“一地双收”模式在该镇已经积累了20多年的成熟经验,这里的土壤十分适合大头菜的生长,一亩地投入不足200元且见效较快。“通过争取中省扶持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资金,镇上还建设了大头菜加工厂。”幸福军告诉笔者。
在该镇曹家园村,村民们正忙着整土、垄埂、播种马铃薯种子……业主袁先生告诉笔者:“这片200多亩的流转地,今年已是播种马铃薯的第3季。去年最高亩产量达到了3400多公斤,平均亩产量在2500公斤左右,希望今年也有个好收成。”
该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预计全镇马铃薯总产量可达1.6万吨,产值40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