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记者 左杉
“以小农生产为主、适度规模经营的乡村振兴与平原地区、丘陵地区以及高原地区都是不一样的。”3月17日,由省社会科学院和省乡村振兴研究智库主办,汉源县委、县政府承办的“山区县乡村振兴学术峰会2019”在汉源召开。在论坛中,来自省内外“三农”专家、学者紧紧围绕“山区县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应当如何破局”“山区优化乡村人居环境需要怎样突围”等话题进行了讨论。
开幕式现场
汉源县作为一个典型的山区县,近年来通过不断地探索实践,有力有效地破解了山区普遍面临的人走、地荒、钱缺的瓶颈性矛盾,乡村发展呈现出蓬勃兴旺的繁荣景象。
“以农户经济为主的汉源乡村,具有中国山区农村的许多共性,具有小农经济的显著特征。”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张红宇在峰会上表示,汉源在探索山区县乡村振兴之路上,提供了很多值得学习的经验。
“汉源县很有研究头,属于特殊单元。”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教授李后强提到,应该构建 “汉源经济学”,可从现象、产业、乡村、潜力和经验几个角度形成结论,“汉源是典型的山区地理单元,有十大特殊性,应该建立独立学科。”同时,他也表示,汉源乡村各具特色,状态丰富,可立足乡村振兴中的产业、文化、生态、人才、组织等进行发展,走“汉源之路”。
“山区乡村振兴必须坚持规划优先,必须推动产业融合,整治人居环境,建好基础设施,留住乡土人才。”在峰会闭幕式上,与会专家达成并发布了 《乡村振兴的汉源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