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文旅融合促发展 多元化产业助振兴 稻城县八美村打造“民族团结+农旅一体”新模式
来源:四川经济网 时间:2024-11-07

(张琴)近段时间,在四川省甘孜州稻城县噶通镇八美村,这里不仅自然风光旖旎,更因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而焕发新生。近年来,八美村在驻村第一书记张亚贤的带领下,依托“民族团结+农旅一体”的新模式,不仅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还为八美村旅游业注入新的活力,走出一条别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未命名-1.jpg

被誉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色拉星河度假村”的八美村,平均海拔达3890米,曾是省级贫困村。2020年,八美村被评为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获得民族地区开发资金1000万元,规划打造八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项目,该项目的总投资达1400多万元,其中产业扶持资金、县级配套资金及群众自筹资金400余万元。

随着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项目的落地,两项资金的注入,以及张亚贤等驻村干部的辛勤付出,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张亚贤,一位90后党员,甘孜日报社记者,自2021年主动请缨驻村以来,便以新闻人的敏锐洞察力和责任感,全身心投入到八美村的乡村振兴事业中。

未命名-1.jpg

“语言不通,不代表民情不通。”这是张亚贤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初到八美村,面对陌生的环境和语言障碍,她没有退缩,而是选择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用心用情了解群众所需所盼。在她的努力下,八美村不仅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还成功打造了温室休闲乐园、水景观文化项目、观景台及配套旅游服务设施等一系列旅游项目,有效提升了村庄的旅游接待能力。今年1—6月,八美村接待旅游观光人次1万余人次。

“依托两项资金,八美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项目圆满竣工,提前半年进入试运营阶段。该项目覆盖全村实有土地,涵盖民族歌舞、观星体验、温室休闲等九大亮点,极大改善了村民生活条件,增强了噶通镇旅游接待能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的同时,也为八美村荣获‘四川省六无平安村’‘乡村振兴示范村’称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的典范。”驻村干部张亚贤介绍。

未命名-1.jpg

张亚贤深知,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产业兴旺。她充分利用八美村的资源禀赋,推动农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和乡村旅游。通过建设中药材产业种植基地、打造特色商品手工艺品展销区等举措,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经济收入来源,还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同时,她还积极协调资源,引入外部投资,与村合作社和个体企业联合经营,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项目2021年投入运行至今,提供就业岗位和马匹租赁等近20个就业岗位,让农牧民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平均每月工资可达到4000元以上,给当地群众的分红累计超过100万元,户均增收达到2900元。

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张亚贤还注重民族团结工作的深入开展。她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通过新闻报道和摄影作品,生动展现了八美村民族团结、和谐共进的生动画面,增强了村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八美村在党建引领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项目的带动下,常态化开展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宣传,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造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环境。

多元产业,让八美村“丰”景无限,也让乡村产业振兴的步伐更加坚实有力。谈到下一步打算,八美村驻村干部张亚贤深有感触地说:“噶通镇八美村将进一步完善‘民族团结+农旅一体’新模式,积极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利用当地地理优势,鼓励引导村民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旅游等特色产业,多措并举,为村民增收致富多想好办法,多出‘金点子’。”(图片由八美村提供)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