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力推全竹宴 长宁天府林粮“竹”够美味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4-11-04

特约通讯员 宋成均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宇君
  一觉自然醒错过早餐,拿出家里囤的竹笋烧牛肉自热速食充当午餐;约好友谈天,本地奶茶里增稠的竹粉也为饮品增添清新竹香;晚饭找个农家乐,吃的是竹林乌骨鸡炖新鲜竹荪蛋……近日,家住宜宾市长宁县的“00后”张国澳享受着他平淡而快乐的周日,全天饮食中少不了一个关键元素——竹。
  “作为蜀南竹海景区的所在地,把竹子加进饮食里,长宁自古有之。”长宁县林业和竹业局党组书记、局长黄进告诉记者,随着长宁“天府森林粮库”竹下林粮复合经营示范建设项目的实施,长宁竹食文化再次迎来发展新机遇。秉持“全竹利用”理念,长宁拟将“全竹宴”“熊猫大餐”面向更广阔的消费市场进行推广。

全竹宴中的《金鱼竹荪》(模型)。

竹下广开财路

菌药助农增收
  “家门口挣钱,增加收入、照顾家庭两不误。”长宁镇佛梨村今年62岁的村民李大姐告诉记者,她把自家12亩荒山坡地流转出去,发展林下竹荪,空闲时候又来帮竹荪种植业主生产竹荪种子。日常管理、采收竹荪等一年下来,土地流转费和工资就有3万多元。
  而在双河镇宝联村,根根竹笕引来涓涓山泉,灌溉着楠竹、黄竹、苦竹等多种竹子,助力鲜笋苗、黄精、淡竹叶、黄柏等林菜林药向下扎根,向上蹿高。

未命名-1.jpg

长宁竹荪。长宁县林业和竹业局供图

  “竹下林粮复合经营示范建设项目实施后,好多外出打工的人都回村里了。”该村党支部书记陈小鹏介绍,村集体和农户种植中药材面积已达3000亩,预计今年可增加中药材年产值 150 万元,带动140余名村民增收致富。这些山珍销往五湖四海,药材变“药财”。
  得益于竹下林粮复合经营示范建设项目,长宁县大力推广“万亩林亿元钱”模式,探索楠竹林、硬头黄竹林等多类型竹种下套种林粮,探索“种一休三”、套作栽培、错时轮作等种植方式,已先后发展以竹荪为主的林菌1万亩,重楼、淡竹叶、石斛等为主的林下中药材超6000亩。
  “从以前单一卖竹材,到现在越来越多林粮林药,长宁以县属国有公司、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专合社(家庭农场)、农户等为基础,形成多模式多利益连接机制。”长宁县委书记徐创军透露,2023年长宁县林粮复合经营产值超4亿元,林农人均收益增加超2000元。

未命名-1.jpg

笔架村村委副书记李健强查看林下药材长势。

全竹开发利用

竹食融入生活
  “笋米、竹酒、竹奶茶、竹甜点……”在位于双河镇的长宁竹产业展示交易中心竹食展示厅,一餐桌上各类竹食模型形色逼真,似有香味。郝春华告诉记者,这是所谓的“长宁全竹宴”,展示着当地数以百计与竹相关的天府林粮食。
  一旁货架上,长宁加工研发龙头企业——四川丰泰吾厨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慢糖主食产品笋米赫然在列。看起来与一般大米别无二致,实际上笋米科技含量不低。
  该公司办公室主任韦笑介绍,笋米以大米粉、糙米粉为原料,额外添加竹笋膳食纤维、鲜制笋粉笋酱制成,以高膳食纤维和低血糖生成指数为研发核心,在为人体提供持久饱腹感的同时,又能缓慢升糖、稳定供能。
  在黄进看来,笋米等新型竹食的面世,受益的不仅是拥有更多元化选择的食客,还有加工企业与长宁本地的生态环境。原来,在以往的竹笋食品加工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笋头,即“老得咬不动的部分”。笋头大量堆积可能会产生一定的环境污染。
  科技加持下,长宁竹食的数量与品质,正在不断提升。

未命名-1.jpg

以竹笋为原料的速食产品。

  今年开始,长宁县持续深化全竹综合利用,着力提升竹精深加工能力,不断加强与科研院校的产学研合作,推动竹产品创新转化落地,纵深推进主导产业提质增效。过程中,笋头资源变废为宝,不仅“全竹利用”再获新突破,提高了竹笋的附加值,还有利环境保护。
  这样的林粮加工企业,长宁共有20余家、产能10万吨,产品销往全国八成大中城市。当地还与川林集团、宜宾林竹产业研究院等建立全方位战略合作关系,重点围绕林粮食品精深加工等开展攻关,持续引导龙头企业进一步研发加工竹荪、大球盖菇预制菜、自热米饭等,助力竹食融入更多人的生活。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