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刘远华 特约通讯员 唐明平
这几天,仪陇县文星镇金羊庙、刘家沟、龙凤场等10个村,一派热火朝天的秋种劳动场景。各村组织人力,利用水稻收割后的休耕期,规模种植胡豆。据了解,就在近日,金羊庙村刚刚与上海一蔬菜销售商签订新鲜胡豆销售合同,预计将规模种植胡豆200余亩。
订单种植,技术先行。文星镇确定种植胡豆这项产业后,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购买高产优质的胡豆种子,组织农技人员走进田间地头,从施肥、开沟起垄、下种乃至后期管理,提供全程技术指导,确保实现丰产目标。
“在播种前,我们进行了取样测土,并深入了解市场行情,为他们推荐优质高产种子和配方肥料。从播种到管理,我们农技人员一直蹲点现场指导,确保出苗均匀整齐。”文星镇农艺师王刚说。据他介绍,种植胡豆成本相对较低,易于管理,且产量较高,每亩可产鲜食胡豆2500斤,按照订单每斤0.9元计算,平均产值达到2100元。为让这项产业见到效益,文星镇从机制上进行探索,由镇村两级党员干部落实休耕期土地播种地块,完成合同任务。
“为了确保‘党建+集体经济+产业培育’模式的顺利推进,一方面,我们加强政策宣传解读,确保各项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强化技术培训和服务指导,提升群众和组织的科技水平与经营能力。同时,在播、施、防、收等方面最大程度进行机械化作业,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收益。”文星镇党委副书记陈波说。